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江西

江西

①隋唐以前,对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的惯称;另外,与南京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称为江东相对而言,又可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江西皆反”即指此。

②唐方镇名。广德二年(764)更洪吉都防御团练观察处置使为江南西道都防御团练观察使,通称江西。咸通六年(865)升为镇南节度使。乾符元年(874)废镇南节度使,复为江南西道观察使。龙纪元年(889)复为镇南节度使。治洪州(治今南昌市)。较长期领有洪、饶、吉、江、袁、信、虔、抚八州,相当今江西省。宋初废。

③巡抚名。明永乐后间设巡抚镇守,成化后定为巡抚,但仍或遣或罢,嘉靖六年(1527)始定设。四十年(1561)加兼理军务。驻南昌府(治今江西南昌市)。辖江西省除南安、赣州二府以外的十一个府,兼制南直隶安庆府,湖广兴国、通城、崇阳、浏阳、咸宁、平江、茶陵等州、县。清初仍辖十一府,康熙三年(1664)兼辖南安、赣州二府,即今江西全省。民国废。


(1)地区名。隋、唐以前,习惯上称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为江西;从江东而言,又可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,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“江西皆反”,即此意。(2)唐方镇名。唐广德二年(764年)更洪吉都防御团练观察处置使为江南西道都防御团练观察使,通称江西。治洪州(治今江西南昌市)。较长期领有洪、饶、吉、江、袁、信、虔、抚八州,相当今江西省。建中四年(783年)升为节度使。贞元元年(785年)复为都团练观察使。咸通六年(865年)升为镇南军节度使,乾符元年(874年)废镇南军节度使,复为江南西道观察使。龙纪元年(889年)复升江南西道观察使为镇南军节度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莲花关

    在今广西田阳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奉议州: 莲花关,“ 《图经》 云: 在州北,与田州接界处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: 莲花关“在奉议州北莲花山”。

  • 绰尔城

    在今内蒙古扎赉特旗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扎赉特》: 绰尔城 “在旗西北九十里。周七里余,门四”。

  • 广州府

    明洪武元年(1368)改广州路置,后属广东省。治所在南海、番禺二县(今广东广州市)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广东:广州府吴“分置广州以其土地之辟也”。辖境相当今广东东至龙门、增城、东莞、宝安、深圳, 北至

  • 始宁山

    在今四川巴中市东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始宁县 “有始宁山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139其章县: “始宁山在 (始宁) 县东北七里。”

  • 大明城

    北齐别都晋阳的内城。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村旁。《元和志》卷13太原府晋阳县:府城“城中又有三城,其一曰大明城,即古晋阳城也,《左传》言董安于所筑。……高齐后帝于此置大明宫,因名大明城”。

  • 佛罗安国

    故地或以为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岸。地当东西方水陆交通要冲。南宋周去非《岭外代答》卷2“三佛齐国”条:“其属有佛罗安国,国主自三佛齐选差,地亦产香,气味腥烈,较之下岸诸国,此为差胜。有圣佛,三佛齐国王

  • 务川县

    隋开皇十九年(599)置,属庸州。治所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北。大业初属巴东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为务州治,贞观四年(630)改为思州治。天宝初为安夷郡治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思州治。五代废。

  • 渎山

    即今四川岷山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 “自华以西,名山七。……渎山,蜀之汶山。” 又 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岷山,即渎山也,水曰渎水矣。”

  • 五友亭

    在今四川南充市南三十五里青居山上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6顺庆府:五友亭“在南充之青居山。游丙题云:明月清风为道友,古典今文为义友,孤云野鹤为自在友,怪石流水为娱乐友,山果橡栗为相保友,是五友者, 无须臾

  • 众利城

    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。《汉书·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》 有“众利侯郝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