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沧浪亭

沧浪亭

①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。为江南现存历史最久的古园林之一。五代时为吴越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。北宋庆历间,诗人苏舜钦(子美)得之,傍水建亭,借用《渔父》“沧浪之水”,取名沧浪亭,并作《沧浪亭记》。南宋初,为抗金名将韩世忠宅第,称韩园。元代废园,改为佛寺。明复建沧浪亭,并由归有光作记。

②在今湖北阳新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3兴国军:沧浪亭“在军治放生池上。池荷弥望,绕堤皆杨柳,群山环列如屏障然,隔池景物尤胜。临水有十咏堂。浮屠突兀在云烟紫翠间,实一郡之奇观”。


在江苏省苏州市城区南部。为江南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园林,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。北宋庆历年间,诗人苏舜钦购得五代废园,临水而建,借用《楚辞·渔父》“沧浪之水”,取名沧浪亭。南宋初为韩世忠辟为住宅,大加扩建。元代园废。明代复建沧浪亭,清康熙时大修。全园面积约16亩,以假山为主,流水绕园而过。建筑物环假山布置,临水建复廊,用漏窗疏通内处景物,园内园外融为一体,在园林设计中独具一格。内有五百名贤祠、明道堂、看山楼等建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邺镇

    北宋熙宁五年(1072)改邺县为镇,属临漳县。即今河北临漳县南四十里邺镇。秦以来为邺县治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临漳县城西南部。属香菜营乡。人口 1200。春秋齐桓公始筑邺城,西门豹曾为邺令。三国魏、后赵、

  • 永熙郡

    隋大业初改泷州置,治所在泷水县(今广东罗定市南百里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罗定市及郁南县南部地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改为泷州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泷州置,治泷水县(今广东罗定市东南)。辖境约当今广东省

  • 南亭州

    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治所在内亭县 (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)。贞观二年 (628)废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内亭县(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境。贞观二年(

  • 尉佗楼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南粤王庙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9广州: 尉佗楼,“ (唐) 许澄 《登尉佗楼》 诗:刘项持兵鹿未穷,自乘黄屋岛夷中”。后毁。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南粤王庙。久废。唐许浑有《登尉佗楼》诗。

  • 雷川县

    南朝梁、陈间置,属南合州。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西。隋大业初废入海康县。

  • 黄渡浦

    在今上海市嘉定区原县城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嘉定县: 黄渡浦 “南通吴淞江,对岸即大盈浦也。黄渡之北曰吴塘,北出练祁塘,达于刘家河”。今黄渡浦已湮。

  • 谢公岩

    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0襄阳府: 谢公岩 “在府治西南五里。昔谢希逸游此。故名”。上有仙人洞。其草经冬不萎,可避寒。洞旁有宋、明摩岩石刻。

  • 司马村堡

    即今山西孝义县东北司马镇。《清一统志·汾州府》 “仁智村堡”条下:司马村堡“在县东北十里”。

  • 思懃江

    古名灵溪水。又名富川水。即今广西昭平县东北、钟山县西之思勤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昭平县: 思懃江在 “县东北百里。《志》 云: 源出富川县界丹霞洞,流经白藁涧,至思勤废县,与韦峒浊水江合,又西南入

  • 太和赕

    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。治所在太和城(今云南大理市北十里太和村一带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市西洱河以北一片。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:“夷语山陂陀为和,故谓太和。”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:“赕,汉语府也。”大理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