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沭阳县

沭阳县

北周建德七年 (578) 改怀文县置,为沭阳郡治。治所即今江苏沭阳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1海州: 沭阳县 “在沭水之阳,故以为名”。隋属东海郡。唐属海州。明属淮安府。清雍正二年 (1724)改属海州。民国初属江苏徐海道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


在江苏省北部。属宿迁市。面积 2296 平方千米。人口174.5万。辖29镇、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沭城镇。以县治在沭水之阳而名。《元和郡县志》海州沭阳县:“在沭水之阳,故以为名。”南朝梁置僮阳郡,治今沭阳县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年)改置沭阳郡,并于郡东置怀文县。北周建德七年(578年)改怀文县为沭阳县。隋初废郡,县属海州。1914年属徐海道,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49年属苏北行署区淮阴专区。1952年属江苏省淮阴专区。1970年属淮阴地区。1983年属淮阴市。1996年划归宿迁市。地处徐淮平原。地势平坦,由西南向东北倾斜。有韩山、万山、孤山等低丘。淮沭河、新沂河、柴米河、蔷薇河、虞姬沟等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稻、玉米为主,并产花生、大豆、油菜籽、棉花。矿产有蓝晶石、石英、水晶、陶土和黄沙。有建材、纺织、化肥、造纸、农机等工业。酿酒历史悠久,产“芝麻香”、“沈公”、“蔷薇”等曲酒。为淮阴北部交通中心,京沪高速公路、205国道和宿沭灌、沭陈、沭泗、淮沭新等公路交会于此。新长铁路经此。古迹有臧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、殷墩西周文化遗址、阴平故城、西汉厚丘故城、南北朝怀文故城及明建永安桥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舍 (捨) 资街

    即今云南禄丰县西北三十四里舍资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设舍资驿。民国初置县佐。“舍资” 为彝语,“舍” 为茨栎,“资” 为树林,意即茨栎树多的地方。

  • 前山寨

    明天启年间建,属香山县。即今广东珠海市西南前山镇。清乾隆八年 (1743) 设海防同知驻此,嘉庆十四年 (1809) 并设游击防守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筑城,即今广东省中山市东南前山镇。乾隆八年(

  • 雩坛 (壇)

    亦称舞雩坛。在今山东曲阜市南。《水经·泗水注》: “ (雩) 门南隔水有雩坛,坛高三丈,曾点所欲风舞处也。” 《礼记·郊特牲》 疏引《论语》 郑注: “沂水在鲁城南,雩坛在其上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21

  • 洲钱市

    即今浙江桐乡市西南四十里洲泉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: 洲钱市 “地形如钱,周遭皆水,因名”。

  • 吴王寨

    即今山西临猗县西吴王村。旧属临晋县,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云濛山

    ①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南八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云濛山“峭壁危岩,有石龛,鸟道可通”。②在今浙江淳安县(排岭镇)西南四十里。宋《淳熙严州图经》卷3淳安县:云濛山“在县南十八里。高五百丈,周围七十里,

  • 三丈浦

    在今江苏张家港市东鹿苑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常熟县:黄泗浦“浦东三里曰三丈浦,亦北通大江。嘉靖三十四年,倭从三丈浦出没,官军扼而歼之。后筑土坝于浦口, 寇警虽少, 而农田甚病”。

  • 喀喇塔什山

    在今新疆策勒县东南于田县西南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62: 喀喇塔什山,“喀喇塔什之水出其北麓。产金”。

  • 练固

    故址在今安徽含山县北。《宋书·刘敬宣传》: 东晋元兴三年 (404),“桓歆率氐贼杨秋寇历阳,敬宣与建威将军诸葛长民大破之,歆单骑走渡淮,斩杨秋于练固而还”。即此。在今安徽省和县西北。东晋元兴三年(4

  • 口外

    即口北。泛指今长城以北地区,包括今内蒙古及蒙古国地。在长城隘口以外,故名。即“口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