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南四镇

河南四镇

简称四镇。北魏初,都平城 (今山西大同市东北),在其南界的碻磝城 (今山东茌平县西南)、滑台城 (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)、洛阳(指金墉城,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隅)、虎牢城 (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) 驻兵戍守。称四镇。又因四城皆位在黄河南岸,故又称河南四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元嘉七年 (430),到彦之北伐,势甚锐,“魏主以河南四镇兵少,命诸军悉收众北渡”。王应麟 《小学绀珠》 卷2: 河南四镇 “碻磝、滑台、洛阳、虎牢”。


北魏称碻磝(今山东茌平县西南)、滑台(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)、洛阳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)、虎牢(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)为河南四镇。其地皆在当时黄河以南,为军事重镇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陂县

    北周大象元年 (579) 置,属齐安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黄陂县北三里。隋属永安郡。唐属黄州。南宋端平三年 (1236) 寄治青山矶 (今湖北武汉市青山区北)。元还旧治,后徙治于今黄陂县,属黄州路。明属黄州

  • 中业岛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中业群礁的中部。面积约0.33平方公里,是南沙群岛第二大岛。中国渔民向称铁峙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帝都岛。1947年改称中业岛,为纪念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派遣前

  • 络马河

    亦作骆马河、落马河。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北英金河及其上游阴河。《元史·特薛禅传》: 太祖又谕按陈之子唆鲁大都曰: “以汝父子能输忠于国,可木儿温都儿迤东,络马河至于赤山,涂河迤南与国民为邻,汝则居之。”

  • 灵君山

    即泠君山。在今广东乐昌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0韶州:灵君山“在乐昌县东北四十五里。山下有灵君之神,因名。《旧经》云:山顶有池,周围四十步,深五尺, 内有银名九牛根,与半夏同”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

  • 同德县

    1935年析贵德、同仁二县置,属青海省。治所在今青海玛心县东北拉加寺。取同仁、贵德各一字为名。为河南蒙古四旗贸易中心,果洛克番族购粮之孔道,海南番族往来要地。1951年设置同德藏族自治区。1953年复

  • 思亮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雟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境大凉山地区。后废。

  • 峡头山

    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平乐府一》: 峡头山 “在富川县南二十里。富川经此”。

  • 应昌县

    元置,为应昌府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湖西南四里。后为应昌路治。《元史·顺帝纪》:元末,“帝驻于应昌府。又一年,四月丙戌,帝因痢疾殂于应昌”。明初废。古县名。蒙古至元七年(1270年)置

  • 伊吾军

    唐景龙四年(710)置,在伊州(今新疆哈密市)。后移治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“伊吾军,开元中置,在伊州西北五百里甘露川,管镇兵三千人,马三百匹,在北庭府东南七百里。”

  • 群蛮国。当距庸 (今湖北西部) 不远。《左传》: 文公十六年 (前611),“庸人帅群蛮以叛楚……楚人……使庐戢黎侵庸……七遇皆北,唯裨、倏、鱼人实逐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