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外

河外

春秋晋人称黄河以北为河内,黄河以南为河外。《左传》: 僖公十五年 (前645),“晋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”。杜注: “河外,河南也。” 战国魏人以河南、河西为河外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“所亡于秦者,山南、山北、河外、河内。” 指今陕西华阴至河南陕县一带。赵亦以河南为河外。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驱韩、梁军于河外。” 《正义》: “河外,谓郑、滑州(今河南郑州市、滑县一带),北临河。” 秦人以河东为河外。《资治通鉴》: 周赧王四年 (前311),张仪曰: “梁效河外。” 胡三省注: “秦盖以河东为河外,梁则以河西为河外。”


古地区名。春秋战国时因各国所在地不同,所指地区亦不同。春秋晋都河北,称河南为河外。《左传》杜注:“河外,河南也。”战国魏初亦都河北,后徙都河南,乃称河南、河西为河外。《史记》正义:“河外谓华州以东至虢、陕。”即今陕西省华阴市至河南省陕县一带。赵都河北,亦称河南为河外。《史记》正义:“河外,谓郑、滑州,北临河。”秦都关中,称河东为河外。《资治通鉴》胡注:“河外,秦盖以河东为河外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胡子崖

    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酉阳宣抚司: 胡子崖 “在司北百里。崖下路通司治,行者过此,有水自崖悬流,可以济渴”。

  • 斜阶水

    亦名邪阶水。即今广东始兴县南清化河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3南雄州: 斜阶水 “在始兴县南 一百三十五里。源出韶州翁源县西北丹桂岭,流入县西一十五里与保水合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始兴县: 斜阶水 “在

  • 合河口

    即今河北平山县西北合河口乡。《清一统志·正定府二》:合河口“在平山县西九十里,西北接陡岭口,西南接十八盘”。

  • 长乐郡

    ①北魏改长乐国置,属冀州。治所在信都县(今河北冀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州、枣强、新河、南宫、武邑等县市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福州置,治所在闽县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

  • 巴克图卡伦

    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额敏河北。清《塔尔巴哈台事宜》卷3:“巴克图卡伦“在城西三十里。”

  • 商周时方国。亦作隧。在今山东肥城市南二十八里安临站。《春秋》: 庄公十三年 (前681),“齐人灭遂”。即此。古国名。春秋小国。妫姓。在今山东省肥城市南。为齐所灭。《春秋》庄公十三年(前681年):“

  • 棠樾牌坊群

    在今安徽歙县西十二里棠樾村。为棠樾鲍氏家族旌表本族先贤而建。牌坊共七座,明代两坊,清代五坊。清坊为三门四柱,中有一方形单檐攒尖碑亭,名骢步亭,有清邓石如题写的匾额。明坊为卷草型纹斗脊式,三间四柱三楼。

  • 罗东山

    在今四川纳溪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泸州》: 罗东山 “在州东六十里。《旧志》: 峰峦森列。周太师尹吉甫故宅及其茔兆在焉”。

  • 石庄桥镇

    即今江苏江阴市西石庄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江阴县图:西有石庄桥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江阴县西有“石庄桥镇”,“石庄桥跨桃花港港界武进县,亦为县西要区”。

  • 孔古烈仓

    元岭北行省仓廪。在今蒙古国中戈壁省德勒格尔杭爱附近。《元史·选举志》:“和林昔宝赤八剌哈孙、孔古烈仓改立从五品提举司。”明罗洪先《广舆图》于旺吉河(今翁金河)东标有“孔古列仓”,其地有红古勒山,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