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治水

治水

①上游即今山西、河北境内的桑干河及永定河。自今北京市西南卢沟桥以下,故道在今永定河以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雁门郡阴馆县: “累头山,治水所出,东至泉州入海。”

②即今山东平邑县东南浚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泰山郡南武阳: “冠石山,治水所出,南至下邳入泗。”

③即今山东东部之大沽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东莱郡曲成: “阳丘山,治水所出,南至沂 (计斤) 入海。” 治水即 《左传· 昭公二十年》 “姑尤以西” 之姑。


古水名。上游即今山西、河北两省境内的桑干河与永定河;自今北京市西南卢沟桥以下,故道在今永定河之北,在今天津市入海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阴馆“累头山,治水所出,东至泉州入海”。参见“桑干河”、“永定河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华殿

    北魏平城宫殿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 载:天兴二年(399),“秋七月,起天华殿”。十二月,“天华殿成”。

  • 金梁洲

    在今湖北嘉鱼县西北。《水经·江水》:江水 “又径鱼岳山北,下得金梁洲”。即此。

  • 永康县

    ①三国吴赤乌八年(245)分乌伤县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即今浙江永康市。宝鼎元年(266)后属东阳郡。南朝陈属金华郡。隋属东阳郡,隋末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置缙云县,八年(625)复名永康县,属婺州。元

  • 银洞水

    在今广西永福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永福县: 银洞水 “在县西十五里。有二源: 一名石城隘,一出茶山,并流为银洞水,东至城西,谓之西江,有西江渡,下流入长宁水”。

  • 葭萌县

    ①亦作葭明县。战国末秦于葭萌城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 “卓氏见虏略,独夫妻推辇,行诣迁处。诸迁虏少有余财,争与吏,求近处,处葭萌。” 即此。西汉属广汉郡。东汉建

  • 瓦甸长官司

    明宣德二年(1427)置,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。治所在今云南腾冲县东北七十六里永安街。正统五年(1440)升瓦甸安抚司。明宣德二年(1427年)置,治今云南省腾冲县东北瓦甸,属金齿军民司。正统五年(14

  • 金炽山

    在今陕西蒲城县西北三十里丰山之西。唐宪宗景陵在此。

  • 历湖

    即历阳湖。在今安徽和县西三十里。唐刘禹锡《和州刺史厅壁记》称:“镇曰梁山,浸曰历湖。”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历阳县有历湖。

  • 龙斗泉

    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汶上县:龙斗泉“初出汹涌,流为龙斗河,亘四十里而达蒲湾泊。霖潦时,辄有涨溢之患”。《清一统志·兖州府二》:龙头泉“初出涌沸如两虬相击,故名”。

  • 黄平千户所

    明洪武八年 (1375) 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西北旧州镇。十五年(1382) 改属贵州都司。万历中并入黄平州。明洪武十一年(1378年)置,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北旧州。属贵州都司。后升为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