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泸溪县

泸溪县

①明万历六年 (1578) 分南城县南城、蓝田两乡置,属建昌府。治所即今江西资溪县。1914年因与湖南泸溪县同名,改名资溪县。

②清改卢溪县为泸溪县,属辰州府。治所即今湖南泸溪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卢溪县: 武溪 “亦曰卢江,县以此名”。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


(1)古旧县名。明万历六年(1578年)改南城县泸溪巡检司置,治今江西省资溪县。属建昌府。清因之。1914年因与湖南省泸溪县重名,改名资溪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湖南省西北部、沅江支流武水下游。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 1569 平方千米。人口28.6万。辖8镇、1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白沙镇。汉为沅陵县地。南朝梁天监十年(511年)置卢州,以卢水为名。陈废卢州,仍为沅陵县地。隋末置卢溪县,属沅陵郡,治今洗溪镇。唐属辰州或卢溪郡。南宋初徙武溪镇。元属辰州路。明属辰州府,万历元年(1573年)治所迁今武溪镇。清作泸溪县。1914年属辰沅道,1922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沅陵专区。1952年属湘西苗族自治区,1955年属湘西苗族自治州,1957年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1995年县治迁白沙镇。地处湘西山地中部,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。沅水及支流武水流经境内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玉米、甘薯、油菜籽、辣椒、烟草、小麦、苎麻,林产有松、杉、油桐、油茶、板栗、柑橘等。矿产有磷、铅、锌、硫黄、铝土、石煤等。工业有磷肥、水泥、陶瓷、建材、造纸、塑料制品等。焦柳铁路经县西隅设站,319国道经此。沅江可通航。古迹有浦市新石器时代遗址、沅水中游悬棺及能滩吊桥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渭曲

    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。《周书·文帝纪》:西魏大统三年 (537),宇文泰至沙苑,齐高欢引兵来会,“李弼曰: ‘彼众我寡,不可平地置阵。此东十里有渭曲,可先据以待之。’ 遂进军至渭曲,背水东西为阵”。即此

  • 戛云 (雲) 亭

    在今四川达川市南二里翠屏山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59达州: 戛云亭 “在南山。元稹为司马时立。下瞰江流,周览城邑”。今亭清嘉庆间重建于山之西岭,为三层八角形,高12.5米。

  • 叉光镇

    亦名汊沽港,即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南三十六里汊沽港乡。清乾隆《武清县志》图:南有叉光。

  • 海沟河

    在今江苏兴化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兴化县: 海沟河在 “县东北二十五里。西接吴公湖……东通串场河”。

  • 范家浜

    约当今上海市区黄浦江自外白渡桥至复兴岛北一段。《明史·河渠志六》: 夏原吉言 “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要道,今下流遏塞难浚。旁有范家浜,至南仓浦口,径达海。宜浚深阔,上接大黄浦,达泖湖之水”。遂于今外白渡

  • 孟养宣慰司

    明永乐二年 (1404) 改孟养府置军民宣慰使司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缅甸北部孟养。辖境东抵伊洛瓦底江,西抵今印缅边界,北抵西藏,南至八莫、杰沙、戛里一线。明末废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以孟养府改

  • 长浦寨

    在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东南长浦乡之司城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章太炎墓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南屏山北麓。章太炎(1869—1936) 名炳麟,字枚叔。浙江余杭人。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、思想家、著名学者。1936年6月病逝于苏州,葬于旧寓后园。章氏生前仰慕张煌言,曾说 “生不同辰,

  • 喜峰口关

    一名大喜峰口关、长城口关。明置,属遵化县。在今河北迁西县北六十里喜峰口。元许有壬《圭塘小藁》 卷2 《喜逢口》 称: “滦阳驿东北四十里有双冢,世传昔有久戍不归者,其父求之,适相遇此山下,相抱大笑,喜

  • 新沟港

    即今江苏江阴市西新沟塘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江阴县: 新沟港 “在县西二十里。亦自大江而南,合武进之三山港。正德七年重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