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洄澜亭

洄澜亭

在今湖北浠水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1黄州府: 洄澜亭 “在蕲水县南兰溪岸。苏轼游此,见水盘旋,书二字于石壁,后人立亭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营头街

    即今福建建阳市东水吉镇西营头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建宁府瓯宁县 “筹岭镇” 条下: “又营头巡司在府西北百十里。正统四年设于水吉镇之营头街,因名。”

  • 沾岭

    在今山西昔阳县西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乐平县有沾岭。《水经·清漳水注》: “清漳出沾县故城东北,俗谓之沾山。”

  • 竹屯河

    即今江西万年县西南万年河。《清一统志·饶州府一》:竹屯河“在万年县西南。亦名姚源水。自贵溪县流入,径县南,又西流至余干县东三十里古楼埠,会冯田水。在余干者又名古埠水。滩高水浅,少旱则流绝,舟楫难行。《

  • 上虞江

    即今浙江上虞市西之曹娥江。《论衡·书虚篇》:“浙江、山阴江、上虞江皆有涛。”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“江水东径上虞县南……亦谓是水为上虞江。”《元和志》卷26:剡溪“北流入上虞县界为上虞江”。

  • 河包场

    又作和包场。即今贵州湄潭县东北八十六里西河乡驻地。清康熙 《湄潭县志》 作 “河包场”。因姚村河环绕三面,故名。

  • 义阳三关

    即“三关”。南北朝时义阳郡(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市)南黄岘、武阳、平靖三关的总称。南北朝时义阳郡(治今河南信阳市)南平靖、黄岘(宋以后称九里)、武阳(一作武胜)三关之总称。在河南省信阳市南,豫、鄂两省交界

  • 锦绣川

    一名北川。在今山东济南城南五十里。源出梯子山云梯涧,西流径中宫镇南入玉水,亦名中宫河。即 《水经注》 之玉水。清道光 《济南府志》 卷6 《山水》: “锦绣川在中宫东,……俗名谓之大涧沟。”

  • 巴西、梓潼郡

    西晋永嘉后侨置,属梁州。两郡同治于涪县(涪城,今四川绵阳市涪江东岸)。合称为巴西、梓潼二郡。南朝宋属益州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绵阳市、梓潼、安县二县及德阳、江油二市部分地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)遂一分为二:

  • 杂隅

    又作杂瑜。即察隅。今西藏察隅县。清末《西南野人山归流记》所附《程凤翔杂隅详情禀》称:“夫桑昂为东南第一重镇,而杂隅实商务第一关键,沿江六百余里,重关叠险,天堑实多,诚有得之则可以自固,失之则不能自守之

  • 大慈镇

    亦作大墅镇。即今江苏昆山市南大市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昆山县南有“大慈”。1966年改为大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