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洪泽湖

洪泽湖

在今江苏西部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4盱眙军: 洪泽浦,“ 《元和郡县志》: 在盱眙县北三十里。本破釜涧,炀帝幸江都经此浦宿时亢旱,至是降雨流汛,因改破釜为洪泽”。金明昌五年 (1194) 河夺淮流,洪泽始大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清河县: “南有洪泽湖。” 清康熙十九年 (1680) 旧泗州城陷入湖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清河县: 洪泽湖 “在县南六十里。湖长八十里。与泗州盱眙县相接”。


在江苏省西北部,属洪泽、泗洪、泗阳、盱眙、淮安五县市所辖。《元和郡县志》:原是盱眙县北淮水侧之洪泽浦,“本名破釜涧,炀帝幸江都,经此浦宿,时亢旱,至是降雨,流泛,因改破釜为洪泽”。北宋扩展为湖。《宋史·河渠志》:元丰六年(1083年),开龟山运河,“初发运使许元自淮阴开新河,属之洪泽,避长淮之险”。湖面海拔12.5米,面积1577平方千米,最大水深4.37米,蓄水量27.9亿立方米,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。原为淮河下游一些小型湖荡,经黄河长期导淮以及筑堤建闸蓄水而成水库型湖泊。入湖河流主要在湖西,有淮河、漴潼河、池河、濉河、老濉河和新沂河。出湖河流在湖东部,主要有三河、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沭新河,其中以三河为湖水下泄入江的主要河道。建有三河闸、二河闸和高良涧闸以及入江水道、苏北灌溉总渠等水利工程,兼有蓄洪、灌溉、养殖、航运、发电等多种功能。盛产鱼、蟹、虾、芦苇、蒲草、菱、莲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阆苑

    在今四川阆中市西故城内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5阆州: 阆苑 “唐时鲁王灵夔、滕王元婴以衙宇卑陋,遂修饰宏大之,拟于宫苑,由是谓之隆苑。其后以明皇讳隆基,改谓之阆苑”。

  • 西鄂城

    在今河南南阳县北五十里。汉、晋西鄂县治此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杜袭传》:东汉建安初年,太祖“以为西鄂长”。《水经·淯水注》:“淯水又东南径西鄂县故城东。”即此。

  • 礼部牧厂

    清置,属礼部。驻地在查喜尔图插汉池(今内蒙古商都县东南察汗泊一带)。《清一统志·牧厂》:礼部牧厂“在张家口西北二百二十二里查喜尔图插汉池。东西距四十六里,南北距六十五里”清中叶以后渐废。

  • 扎真卫

    又作剳真卫。明永乐十三年(1415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河纽依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十三年(1415年)置。约在今俄罗斯黑龙江下游右岸阿纽依河流域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

  • 宝鸡县

    唐至德二年 (757) 改凤翔县置,属凤翔府。治所即今陕西宝鸡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2宝鸡县:“以昔有陈宝鸡鸣之瑞,故名之。” 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49年升为市,1950迁县治虢

  • 石榴江

    在今广西鹿寨县南石路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柳州府洛容县:“东有平乐镇巡检司,治石榴江。后迁县东北中渡。”《清一统志·柳州府》:平乐镇巡司“在(雒容)县东十里石榴江。万历十四年迁于此(中渡)”。古水名。在今

  • 渝关

    即榆关。又称临闾关、临渝关、临榆关。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筑。唐为东北军事重镇。辽、金、元渐废。明洪武初徐达修复,改名山海关。宋辽人已讹渝关为榆关,故山海海关又有榆关之称。

  • 罗团堡

    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北二十里罗团。据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引 《边略》 说,由 “五开卫军防戍”。

  • 东㳍州

    即东洲。今江苏启东市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五年(958),“上闻唐战舰数百艘泊东㳍州,将趣海口扼苏、杭路,遣殿前都虞候慕容延钊将步骑,右神武统军宋延渥将水军,循江而下。甲午,延钊

  • 防风氏

    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南防风山。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, 防风氏后至, 禹杀而戮之。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