涌 (湧) 泉河
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遵化县: 涌泉河 “湖不甚广,而泉水澄渟不竭。徐贞明曰: 县西南平安城及沙河铺、涌泉湖、韭菜沟、上素河、下素河,皆利于耕屯处也”。
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遵化县: 涌泉河 “湖不甚广,而泉水澄渟不竭。徐贞明曰: 县西南平安城及沙河铺、涌泉湖、韭菜沟、上素河、下素河,皆利于耕屯处也”。
东汉改黏蝉县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平安南道龙冈西于乙洞古城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注:“服虔曰,蝉音提。”后废。
东晋建元元年 (343),十六国前凉置,属张掖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南。后废。
北魏时高昌国地。即今新疆鄯善县。《魏书·高昌传》:高昌王马儒遣长史巩顾礼及其世子马义舒迎北魏将韩安保“至白棘城,去高昌百六十里”。即此。
西周畿内姬姓封国。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关一带。遗物有 《散氏盘》、《散伯卣》 等。古国名。西周畿内封国。姬姓。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关一带。遗物有《散氏盘》等。
在今河南嵩县东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8嵩县:伊阳渠“分伊水以溉田”。
明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蒙古国东部哈拉哈河。《明英宗实录》: 正统三年 (1438) 四月癸酉,“朵颜卫所属哈剌孩卫指挥捏可来等来朝”。后废。明正统年间置,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左旗南与蒙古国境
1913年改滦州置,属直隶津海道。治所即今河北滦县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在河北省东部、滦河西侧。属唐山市。面积 1028 平方千米。人口53.6万。 辖12镇。县人民政府驻滦州镇。辽太祖以俘户置滦州
即大獒山。在今安徽绩溪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绩溪县:大蹲山“在县北六十里。高四百仞,周百里。前据潭水,獒形矫首。山半有岩,亦名仙人岩,岩下有白龙潭”。
在今陕西洋县东二十里龙亭山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后主传》:建兴八年(230),魏司马懿等欲攻汉中,“丞相(诸葛)亮待之于城固、赤阪”。即此。即今陕西省洋县东龙亭山。三国魏太和四年(230年),曹真、司马懿
即今四川云阳县东北沙市镇。民国《云阳县志》卷1:沙沱乡有沙沱寺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