涡口
涡水入淮处。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北。《晋书·武帝纪》: 泰始六年 (270),“吴将丁奉入涡口,扬州刺史牵弘击走之”。即此。
(涡guō) 今安徽省怀远县东北、涡河入淮之口。魏晋以来为南北水运交通要隘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二年(781年),淄青节度使李正己拒命,“遣兵扼徐州甬桥(今宿州市南百步古汴河上)、涡口”,即此。贞元后在涡口对岸置两城,濠州刺史常兼两城使。五代周显德三年(956年)攻南唐淮南,于涡口作浮梁,并置镇淮军。次年夹淮筑城,以扼濠(州)、寿(州)应援之路。
涡水入淮处。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北。《晋书·武帝纪》: 泰始六年 (270),“吴将丁奉入涡口,扬州刺史牵弘击走之”。即此。
(涡guō) 今安徽省怀远县东北、涡河入淮之口。魏晋以来为南北水运交通要隘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二年(781年),淄青节度使李正己拒命,“遣兵扼徐州甬桥(今宿州市南百步古汴河上)、涡口”,即此。贞元后在涡口对岸置两城,濠州刺史常兼两城使。五代周显德三年(956年)攻南唐淮南,于涡口作浮梁,并置镇淮军。次年夹淮筑城,以扼濠(州)、寿(州)应援之路。
①在今广西昭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昭平县:归化江在“县西北八十里。源出永安州界仙回洞,流经废归化县,因名。东南流入于漓江”。②今越南北部之红河,以流经归化州而名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安南“有归化
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 )置, 属合浦郡。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。东汉为合浦郡治。唐为廉州治。北宋太平兴国八年(983)废入石康县。咸平元年(998)复置,移治今合浦县(廉州镇)。元为廉州路治。明
南齐置,属东莞琅邪二郡。治所在今江苏东海县或连云港市境。后废。
①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南。《晋书·秃髪傉檀载记》:南凉弘昌四年(405),“伐沮渠蒙逊,次于氐池。蒙逊婴城固字,芟其禾苗,至于赤泉而还”。②一名赤乌泉。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承圣二年(西
北宋范仲淹筑城,属安化县。即今甘肃华池县西南悦乐镇。1934年于此置华池县。
①辽置,属祖州。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。《辽史·地理志一》 祖州: “越王城,太祖伯父于越王述鲁西伐党项、吐浑,俘其民放牧于此,因建城。”②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十二里会稽山之阴。《左传》: 哀公元年 (
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北约里许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9楚州:甘罗城“在淮阴县北一里。俗传以为秦甘罗所筑。雨后常于土中得小钱,状如钟,有篆文, 不可识, 号甘罗钱。或云,宝应有甘罗庙,盖甘罗葬于此”。旧尝
在今甘肃陇西县南之南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荆头川水 “出襄武西南鸟鼠山荆谷,东北径襄武县故城北,……东北流注于渭”。
即今福建长乐市西营前镇。清时闽县县丞驻此。民国初改置县佐。
即可失哈耳。今新疆喀什市。《元史·拜延八都鲁传》:至元二十一年(1284),“请王术伯命兀浑察往乞失哈里之地为游击军”。见“疏勒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