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涧水

涧水

①在今山西洪洞县南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“涧水东出谷远县西山,西南径霍山南,又西径杨县故城北。……其水西流入于汾水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: 涧水 “有二源,一出岳阳县安吉岭,一出岳阳县堆金里,合而西流,至洪洞县南入于汾”。

②即今河南西北部涧河。与谷水会合后,二水互为通称,或称谷水,或称涧水。《尚书·洛诰》: “我乃卜涧水东、瀍水西。” 《禹贡》: “伊、洛、瀍、涧,既入于河。” 涧水下游即今河南洛阳市西涧河,但对涧水上游河段诸家说法不一: (1) 《汉书·地理志》弘农郡新安县: “ 《禹贡》 涧水在东,南入洛。” 《水经·涧水》: “涧水出新安县南白石山,东南入于洛。” 指源出今河南新安县南东北流至洛阳西注入涧水之王祥河。(2) 伪孔传曰: “涧出沔 (应为渑) 池山。” 《水经·谷水注》: “谷水又东,左会北溪,溪水北出渑池山,东南流注于谷,疑即孔安国所谓涧水也。” 即指源出今河南渑池县西之涧水,东南流会谷水。(3) 《水经·涧水注》: “又按河南有离山水,谓之为涧水。水西北出离山,东南流历郏山于谷城东,而南流注于谷。” 水源出今河南新安县东北,东南流至洛阳市西北与古谷水 (今涧河) 合流入洛。

③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茗盈州: “南有观音岩,涧水出焉,下流入于丽江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太平府》: 涧水 “在茗盈土州南。源出观音岩,过岩穿洞,直抵州南。又有三小涧水出山谷间,亦至州前合流,入养利州界。其水狭小,石岩层叠,不通舟楫”。


古水名。(1)即今河南省中部洛河支流涧河。(2)《尚书·洛诰》:“我乃卜涧水东,瀍水西。”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伊、洛、瀍、涧,既入于河。”所指下游即今洛阳市西洛水支流涧河的一段,上游各家解释不一:一说指今源出新安县南东北至洛阳市西注入涧河的王祥河;一说即今源出渑池县的涧河;一说即离山水,源出今新安县东北,下游入于今涧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海天堤 (隄)

    在今江西九江市西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九江府: 海天堤 “一名海船窝。元时海运造船处也。路通瑞昌,旧为湖泽,行者必资舟楫以济。正德初始募筑堤,长五六里,植杨柳千株,以防崩溃,行者便之。以春夏水涨,

  • 旋鸿县

    北魏置,属梁 (凉) 城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。 《水经·㶟水注》: 如浑水 “出凉城旋鸿县西南五十余里,东流径故城南,北俗谓之独谷孤城,水亦即名焉。东合旋鸿池水”。古县名。北魏置

  • 阿模里

    又作阿没、阿昧。即今伊朗北部里海滨阿莫勒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阿模里”。

  • 萨尔哈布齐海河

    即今青海兴海县南曲石安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青海: 穆鲁乌苏河 “源出索诺木达什岭,北流四十余里,折东北,合南来之密喇河,北来之萨尔哈卜齐海、阿尔昂诸水,东流入黄河”。

  • 新成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北海郡。当在今山东东境。东汉省。

  • 合水城

    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六里岷江东岸两河口。唐置合江守捉于此。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北。唐置为合江守捉,属翼州。

  • 佛朵火站

    元置,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付达哈河口。元《经世大典》: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“佛朵火站”。明改弗朵河站。

  • 曹家寨

    ①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新城子乡曹家路。《清一统志 ·顺天府四》: 曹家寨关“西去潮河川营六十里,有城,周六里有奇。为古北口东第十三关口,明设参将。本朝改设都司。《县志》,曹家寨关,东自小台儿

  • 安息州

    唐显庆中以安国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阿滥谧城(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)。后废。唐置,治安国阿滥谧城(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)。属安西都护府。后废。

  • 塔沟县

    1914年改建昌县置,属热河道。治所在塔子沟 (今辽宁凌源市)。旋改为凌源县。旧县名。原名建冒县,因与江西省建冒县重复,1914年改名,治塔子沟(今辽宁凌源市驻地凌源镇)。原属直隶省(今河北省),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