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熟县
东汉改胡孰侯国置,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江宁县东南湖熟镇。三国吴改为典农都尉。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复为县。南朝陈太建十年 (578) 改属建兴郡。隋废。
古县名。东汉以胡孰侯国改名,治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湖熟镇。属丹阳郡。三国吴改为典农都尉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复置县,隋废。
东汉改胡孰侯国置,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江宁县东南湖熟镇。三国吴改为典农都尉。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复为县。南朝陈太建十年 (578) 改属建兴郡。隋废。
古县名。东汉以胡孰侯国改名,治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湖熟镇。属丹阳郡。三国吴改为典农都尉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复置县,隋废。
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梅江河。清光绪《秀山县志》卷1:太阳山在“县西一百三十里。邑梅水出焉,东南流五十里屈废邑梅司北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秀山县:“邑梅河在东南,有红河溪会嘉塘河东北流注之
隋炀帝置,在今陕西神木县北七十里黄羊城。大业十三年(617)废。隋置,在今陕西省神木县西北。大业十三年(617年)废。
①唐贞观七年(633)置,属龚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北七十五里同和镇大旺圩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入平南县。②辽重熙十七年(1048)置,为大同府治。治所即今山西大同市。元至元二十五年(1288)
旧名沙尾。即今广东珠海市西南南屏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9: 香山县有南屏村。
即平夷关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一百三十六里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弘治二年(1489),“松潘番寇杀伤平夷堡官军,命逮指挥以下各官治之”。
明洪武十年 (1377) 降容州置,属梧州府。治所即今广西容县。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,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,南与广东省相接。属玉林市。面积2257平方千米。人口76万。辖12镇、
①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(巫)县之东北三百步有圣泉,谓之孔子泉。其水飞清石穴,洁并高泉,下注溪水。”②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八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8贵州宣慰司:圣泉“在宣慰司城(今贵阳市)
又作曷剌河、合勒合河。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南界哈拉哈河。源出兴安岭特尔莫山,西北流入贝尔湖。《金史·夹谷清臣传》:明昌六年(1195)受命北征,行尚书省事于临潢,令移剌敏等分领前队, 自选精兵一万为后
在今江西星子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康府:芙蓉洲“在城西二里,与玉京山相连”。
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南武安镇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南漳县“七里滩镇”条下:“县东五十里又有方家堰巡司。”在今湖北省南漳县东南。明、清置巡检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