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湟中县

湟中县

1946年改西宁县置,属青海省。治所在鲁沙尔镇 (今青海湟中县)。县处湟水流域,古为湟中地,故名。


在青海省东北部湟水流域,南倚拉脊山。属西宁市。面积2700平方千米。人口46.2万。辖9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鲁沙尔镇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置西宁县,为西宁府治。1913年废府,属西宁道西宁县。1928年属青海省西宁县。1944年西宁设市,县移治今湟中县鲁沙尔镇。1946年改名湟中县。以地处湟水中游、史称古湟中而得名。1949—1959年省直辖,1960年属西宁市,1962年复属省直辖。1978年属海东地区,1999年划归西宁市。地处祁连山东部,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。湟水横贯县境,大、小南川和西纳川、云谷川等河流呈扇形纳入湟水。属大陆性高原气候。农产春小麦、青稞、蚕豆、绿豌豆、油菜籽和蒜苗、葱、蕨菜等。矿产有大理石、石膏、石英、石灰石、丹麻玉(亦称昆仑彩石)等。尤以丹麻玉、石灰石、石膏储量大、质地纯著称。工业有水泥、硅铁、酿酒、建材、采矿、地毯、副食加工、印刷以及民族用品加工等。有青海省规模最大的藏医院。青藏铁路(在建)和宁果、青藏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塔尔寺、卡约文化遗址、南朔山、上新庄药水泉、水峡等。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设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斗火洛

    即今吉林通化县西北金斗朝鲜族满族乡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通化县图:西北有金斗火洛。“金斗火洛”,满语意为宽而亮的沟。

  • 吴淞口

    即今上海市黄浦江入长江之口。原系旧吴淞江入江口,故名吴淞口。明永乐初黄浦江改道,与吴淞江合流后仍由此入江,旧名未改。为上海市对外水运门户。在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与浦东新区凌桥镇之间。为黄浦江入长江口的口门

  • 石鼓源

    在今湖南祁阳县东南八十里湘江支流土背河源头石鼓源。1928年阳明县治所一度设此。1931年阳明县改称阳明特区,设行署于此。

  • 西顷山

    又称嵹台山,西强山。即今青海东部、甘肃西南部西倾山。西北一东南走向。属秦岭西端。为洮河、白龙江分水岭。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西顷、朱圉、鸟鼠至于太华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陇西郡临洮

  • 博袍山

    在今广东雷州市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8雷州: 博袍山 “在海康县西八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雷州府海康县: 博袍山 “高五十丈,岩穴甚盛”。《清一统志 ·雷州府》: 博袍山,“ 《旧志》: 在

  • 红山

   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马营堡:红山“在堡东南二十里。山高险,石色多赤。下有红泉,东流合大河入龙门峡”。②在今河北永年县(临洺关)西南,与武安市接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5广平府永年县:

  • 大秦

    又名黎轩、犁鞬。汉、晋时对罗马帝国的称呼。都城在罗马(今意大利罗马市)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大秦国“一名犁鞬,以在海西,亦云海西国。地方数千里,有四百余城。小国役属者数十。以石为城郭。列置邮亭,皆垩塈

  • 碗口沟

    即今吉林柳河县西南一统河东安口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柳河县: 官商路 “西南由碗口沟赴兴京”。

  • 松风亭

    在今广东惠州市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9惠州,松风亭 “在弥陁寺后山之巅,始名峻峰、植松二十余株,清风徐来,因谓松风亭”。苏东坡有 《游松风记》。

  • 刘聚

    即春秋时周之留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河南郡缑氏县:“刘聚,周大夫刘子邑。”《水经·洛水注》:刘水“出半石东山,西北流径刘聚,三面临涧,在缑氏西南,周畿内刘子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