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湟源县

湟源县

1913年改丹噶尔厅置,后属甘肃西宁道。治所即今青海湟源县。因地处湟水之源,故名。1928年属青海省。


在青海省东部、湟水上游、日月山东麓。属西宁市。面积1600平方千米。人口13.4万。辖2镇、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清雍正五年(1727年),筑丹噶尔城,次年竣工。道光九年(1829年),设丹噶尔厅于此,即今湟源县城,隶西宁府。1913年改丹噶尔厅为湟源县,治今址。以居湟水上源而名,隶甘肃省西宁道。1928年青海省直辖;同年析置共和县。1978年归海东地区辖。1999年划归西宁市。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,属祁连山地。境内山峦重叠,河流沟岔纵横,四周环山,中间为狭长的河谷盆地,为青海省农业区和牧业区分界线。湟水流贯全境,主要支流药水河注入湟水。属大陆性高原气候。农产春小麦、青稞、豆类、油菜籽、马铃薯,特产马牙蚕豆。畜牧业较发达,畜产有羊、马、牦牛、猪等。野生动物有水獭、赤狐、猞猁、貂、鹿、麝、石羊等。产羌活、黄芪、柴胡、莨菪、贝母、冬虫夏草等药材和发菜、地皮菜。矿产有石英、石灰石、白云石、大理石、花岗石、云母、石墨等。工业有塑料、皮革、水泥、铁合金、酿造、民族用品加工等厂。尤以金、银饰品和“湟源陈醋”闻名。青藏铁路(在建),青藏、湟嘉、扎哈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日月山、东科寺、城隍庙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民和县

    1930年析乐都县置,属青海省。治所在古鄯堡(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)。1931年移治今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(上川口镇)。1985年改设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。旧县名。1930年析乐都县置。原治上

  • 盘秀山

    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南与安泽县接界处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潞州屯留县: “有盘秀山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42屯留县: 盘秀山“在县西南八十里,岩岫盘曲,孤峰秀挺,亦名盘石山,蓝、绛二水,皆出于此”。

  • 大横琴山

    即今广东珠海市南海中横琴岛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香山县“浮虚山”条下:“又南百里有大小横琴山,其下即井澳也。”

  • 武阳溪水

    即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北牛鼻河(武阳江)。《元和志》 卷37融州武阳县: “武阳溪水,在县东一十里。” 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柳州府罗城县:“北有武阳江,下流合于融江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罗城县

  • 合口市

    集镇名。即今湖南澧县西合口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》 “津市”条:“合口市,在州西四十里。”

  • 香泉市

    即今安徽和县西北香泉乡。清光绪 《直隶和州志》 卷4: 香泉镇 “旧名平疴镇,州北四十里”。

  • 达拉特旗

    即今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后旗。清顺治六年(1649)置,驻地在今内蒙古达拉特旗西北大树湾乡一带。民国间属绥远省。20世纪40年代迁今达拉特旗驻地树林召镇。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“达拉特”系

  • 梅厂村

    即今天津市武清县东二十一里梅厂镇。清乾隆 《武清县志》 卷1里社: 崔二里有梅厂村。

  • 断洪堤

    (隄) 在今江西九江市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江州浔阳县: “西有断洪堤,会昌二年刺史张又新筑,以窒水害。”

  • 黑山嘴

    在今宁夏中卫县北。明嘉靖 《宁夏新志》卷3宁夏中卫: 黑山嘴在 “城北二十五里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