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潭墟
即今广东清远市东南源潭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12: 清远县东源潭墟汛。
即今广东清远市东南源潭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12: 清远县东源潭墟汛。
在今云南思茅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普洱府》:六茶山“在县南六百五十里。层峦复岭,多茶树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思茅厅东南有六茶山“曰攸乐、曰蟒支、曰革登、曰蛮砖、曰倚邦、曰漫撒”。
即今广东梅县东白宫镇。清光绪《嘉应州志》卷1:“东路连潮州白鸭袅嶂顶,到白宫市三十里。”
即楚昭王墓。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南七十里。《水经·沮水注》: “沮水又南径楚昭王墓。东对麦城,故王仲宣之赋 《登楼》 云: 西接昭丘是也。”
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红庆河古城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 天凤元年 (14),匈奴用事大臣右骨都侯须卜当及其妻伊墨居次云 (王昭君之女) “遣人之西河虎猛制虏塞下,告塞吏欲见和亲侯”。后 “莽遣和亲侯歙
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之阳。雄奇秀丽,为全山之冠。崖立如削,故借蜀道之名名之。石壁上镌有 “剑门” 二字。即“剑门关”。
源出今河南巩义市东南,北流经荥阳市汜水镇西,北入黄河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楚大司马咎、长史欣皆“自刭汜水上”。注:“如淳曰:‘汜读如祀。’师古曰:‘此水旧读音凡,今彼乡人呼之音祀。’”《水经·河水注》:
在今贵州息烽县南十二里阳朗乡猫洞附近地。1937年国民党军统局将 “上饶集中营”从湖南益阳迁此,利用天然溶洞猫洞作审讯室,改名为 “中美合作所特种技术训练班”。集中营自迁此至1945年迁往重庆渣滓洞,
在今宁夏中卫县西四十里黄河北岸。古名沙陀。元代称沙山。清乾隆间改名沙坡头。为腾格里沙漠在西北风作用下形成的连绵不断的移动沙山。现为自治区沙坡头风景名胜区。1956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沙坡头科
宋置,属建安县。即今福建建瓯市西南房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建宁府: 黄孙寨在 “府西南九十里。《志》 云,即今房村上里也”。
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阿什河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 “上京路,即海古之地,金之旧土也。国言金曰按出虎,以按出虎水源于此,故名金源,建国之号盖取诸此。” 清称阿拉楚喀河。古水名。按出虎又作阿触胡、阿术浒、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