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火田铺

火田铺

亦名公平墟。即今湖南蓝山县东北火市乡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蓝山县图:县东北有火田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扬子桥

    即今江苏邗江县南扬子桥。《宋史·高宗纪二》:南宋建炎三年(1129)二月,“内侍邝询报金兵至,帝披甲驰幸镇江府。是日,金兵过扬子桥”。村名。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部,与古运河西岸高旻寺隔河相望。属施桥

  • 小修武城

    在今河南获嘉县东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汉王得韩信军,则复振。引兵临河,南飨军小修武南,欲复战。”即此。《水经·清水注》:“修武,故宁也,亦曰南阳矣……亦曰大修武。有小故称大。小修武在东。”

  • 伏虎寺

    古名龙神堂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,距报国寺二里,为峨眉山著名寺院之一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41峨眉县:伏虎寺“在大峨山。寺后鞠家漕,有新开寺。右静室名龙凤庵,一名萝峰庵;左静室名飞龙庵,在玉女峰

  • 沈州

    渤海国置,后废。辽复置,治所在乐郊县(今辽宁沈阳市老城区)。以沈水而得名。辖境相当今辽宁沈阳市。元元贞二年(1296)改为沈阳路。

  • 乐安乡

    西汉置,属僮县。在今安徽泗县东北。《汉书·匡衡传》:“衡封僮之乐安乡。”即此。

  • 波罗里大峒

    亦名大洞。在今广西容县东南五十里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硕噶城

    在今西藏工布江达县东北雪卡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卫地诸城: 硕噶城 “在喇萨东南六百四十里”。藏语意为白山咀,酸奶色山咀。

  • 绥城县

    一作绥成县。东晋义熙中 (405—418)置,属建安郡。治所在今福建建宁县西南三里。隋开皇中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贞观三年 (629)又废。古县名。又作绥成县。东晋义熙中置,治今福建省建宁

  • 张家园

   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许家台乡境。1965年天津市文化局在此发现商周文化遗址,有两处,总面积300多平方米。1986年5月发掘, 出土铜簋、铜鼎、金耳环、石器、骨器等文物一百多件。

  • 东衡州

    南朝梁承圣中置,治所在曲江县(在今广东韶关市南十里武水西)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“时有衡州治含洭,故谓此为东衡。”隋开皇九年(589)改为韶州。唐武德四年(621)又改番州置,治所在曲江县(今广东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