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调露元年(679)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,简称“安南府”或“安南”。“安南”之名始此。五代晋时独立,建国号为大瞿越,后又作大越。北宋开宝三年(970)封其王为安南郡王;八年又封为安南都护、交趾郡王
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)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。明蒙古族西土默特台吉脱脱在此驻牧建城,故以脱脱为名。1912年改为托克托县。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置直隶厅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
即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东北雅布赖大山。明张雨《边政考》卷4:“镇番卫(今甘肃民勤),北至亦不剌山二百八十里。”《明宣宗实录》:宣德八年(1433)十二月壬子,“甘肃总兵官刘广奏,遣凉州卫指挥使李荣等追击
①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北八里王港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川沙县西北有“王家港”。②在今江苏东台市东北。清时有千总驻守。
位于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边界地区。1934年10月,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和第六军团在黔东印江木黄会合,成立了以贺龙、任弼时为首的红二军团总指挥部,发动湘西攻势。11月,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,以湖
西晋置,属武平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、北太两省境。南齐后废。
唐时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道路名。附见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,系根据贾耽所记从边州入四夷道路转载。所言入西域道,除在今新疆境内的若干支线外,其主要干线有二:(1)为由焉耆(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)至安西(
在今台湾省台中县与南投县交界处。即大肚溪乌日以上河段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疆域志》 台湾县:“南投距治南四十里, 中隔乌溪,为内山出入孔道。”“大肚溪”的旧称。
唐置羁縻州,属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南。北宋属泸州。后废。(1)唐贞观初以党项部落置,治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。辖境相当今阿坝州东北部。属静边州都督府。后地入吐蕃,州侨治庆州(治安化县
西周封国,姞姓。即今河南沈丘县。春秋时灭于鲁。《春秋》: 僖公十七年 (前643),“夏,灭项”。杜注: “项国,今汝阴项县。”古国名。春秋小国。在今河南省沈丘县。为鲁所灭,后属楚。《春秋》僖公十七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