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头营
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南三十里牛头崖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:牛头营,“《志》云:营在望海冈西,营西北有满井,随汲随满,大旱亦然。营之西即连峰山”。
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南三十里牛头崖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:牛头营,“《志》云:营在望海冈西,营西北有满井,随汲随满,大旱亦然。营之西即连峰山”。
1914年依前高雷阳道改置,属广东省。治茂名县 (今广东高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广东信宜、阳春、阳江以西及雷州半岛地区。1920年废。1914年6月以清末高雷阳道区域置,治茂名县(今广东茂名市)。属广东省
西汉元封二年(前109)置,属益州郡。治所在今云南华宁县南境。王莽时改名有棳。三国蜀改西丰,西晋泰始五年(269)复为毋棳,属兴古郡。永嘉五年(311)属梁水郡。南朝梁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云南省
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后废。古镇名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西南都铭。明置巡检司于此。
西汉永始四年 (前13) 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莒县西南。东汉废。西汉永始四年(前13年),成帝封称忠为新山侯,置新山侯国,治今山东省莒县西南。东汉省。
在今越南北部谅山北。《元史·安南传》:至元二十二年(1285)征安南,“至禄州,复闻(陈)日烜调兵拒守丘温,丘急岭隘路,行省遂分军两道以进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谅山府:邱温城在“府北二百里,即今
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)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江陵县“黄潭堤”条下:“文村堤在黄潭东三十里。弘治十四年江水决此,因筑堤捍御。正德十一年再决,复修筑之。”
即漕矩吒。 唐西域国名。 都城在鹤悉那城(今阿富汗喀布尔南加兹尼)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谢 “居吐火罗西南, 本曰漕矩吒, 或曰漕矩, 显庆时谓诃达罗支,武后改今号”。
西汉初元四年 (前45),改封舂陵侯仁于蔡阳县白水乡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南。东汉建武六年 (30) 改为章陵县。西汉元朔五年(前124年)置,治所在今湖南宁远县北。初元四年(前45年)移治
明嘉靖元年(1522)置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在今云南弥勒县西南六十三里虹溪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广西州》:十八寨“在弥勒县西南。今蛮党分居者,曰永安寨、石洞寨、禄庆里寨、阿营里寨、米车寨,余或以山名,本一山而
在今内蒙古敖汉旗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武安州有黄柏岭。乾隆 《热河志》 卷62引 《元一统志》: 惠和县 (故址即今辽宁建平县建平镇北马圈子村博罗科古城) “东至武平县界黄柏岭七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