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北七十里,接新田县界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24道州: 舂陵山 “五山相接,山势峭秀,舂陵水所出”。
在今山东梁山县东北安民山(小安山)南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济水西有安民亭,亭北对安民山,东临济水。”东汉建安六年(201),曹操破袁绍,就谷于东平之安民。即此。
古水名。上游即今河北省白河,下游故道自今北京市顺义区东南李遂镇西南流至通州区东北,会温榆河,此下即今北运河。
元置,属顺元路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北。明初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龙里县北,属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。明洪武初废。
唐武德二年(619)置,属怀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五十二里蓼坞村东河清口。八年(625)废。咸亨四年(673)复置,先天元年(712)改为河清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,治今河南省孟州市
亦名布路槟榔或槟榔士。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岸之槟榔屿。178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侵占其地后,开辟商埠,故当时称为新埠。为马六甲海峡北端的主要港口。清谢清高 《海录》 有专条记述。村名。在海南省海口市美
即东苑,或梁苑。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。《水经·睢水注》:“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。水次绿竹荫渚菁菁实望,世人言梁王竹园。”即“芒竹”。
在今江苏武进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武进县:丁堰河“在府东十五里。南枕运河,北流二十里接网头河”。
在今陕西延长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延长县 “九连山” 条下: “又高奴山,在县北二十里,上有古砦。”
宋代益、利、梓、夔四路的合称。《宋史·赵雄传》:“虞允文宣抚四蜀,辟干办公事,入相,荐于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