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头山
即雷首山。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 引阚骃 《十三州志》: 雷首山“一名独头山,夷齐所隐也”。
即雷首山。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 引阚骃 《十三州志》: 雷首山“一名独头山,夷齐所隐也”。
唐开元中置,属镇静军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白沙河上游木瓜坪。
即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东兴镇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:东兴街“在钦州西南二百余里,近交趾界。本朝乾隆四年移龙门协右营守备防守,八年复移州判驻此”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。清乾隆四年(1739年)移龙门协
一名海陵山。即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。《寰宇记》 卷158恩州阳江县: 罗洲 “在海口,回环三百余里,在县西。《图经》 云: 海中有鱼形如鹿,每五月五日夜悉登岸,化为鹿,小于山鹿。此洲乃百姓鱼盐之地也”
北宋时对西藏中部地区的汉译称。宋张方平 《乐全集》 卷22: “秦州奏唃厮啰事”,称唃厮啰为 “武三咩” 人,武: 今西藏前藏地区; 三咩: 今扎囊县桑伊区。
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。《苏轼诗集》卷1《夜泊牛口》诗云:“日落江雾生,系舟宿牛口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0叙州府宜宾县“汶川驿”条下:“牛口水驿在府西北六十里。”在今湖北省秭归县西北。明、清设巡检司于此。
即今黑龙江呼兰县东北康金镇。民国 《呼兰府志》 卷1: “康家井,(距府) 七十里。” 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呼兰府: “有康家井。”
①汴水支流。战国鸿沟 (汉代称狼汤渠) 支流之一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浚仪县: “睢水首受狼汤渠,东至取虑入泗,过郡三,行千三百六十里。” 自今河南开封市东分古鸿沟东流,经今杞县、睢县、宁陵、商丘、夏邑
①三国蜀汉阳平关(今陕西宁羌县西北)、江关(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)、白水关(今四川青川县东北)的总称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贺邵传》:“近刘氏据三关之险,守重山之固,可谓金城石室。”②又称义阳三关。南北朝时黄
即三角城。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13晋阳县: “三角城,在县西北十九里,一名徒人城。”
即漠谷。一作莫谷。在今陕西乾县北三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建中四年 (783),朱泚围奉天,杜希全等入援,上 “命希全等从漠谷进”,为朱泚所败。五代梁开平二年 (908),“刘知俊及佑国节度使王重师大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