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玄中寺

玄中寺

又名石壁寺。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二十五里石壁山南。北魏延兴二年(472)兴建。当时昙鸾大师住持寺中研究净土宗,名重一时,被誉为“神鸾”,后由弟子道绰继承。唐贞元十二年(796)重修,改名石壁永安寺。日本亲鸾接受昙鸾一脉相传的净土宗教义,建立净土真宗。日本佛教徒视玄中寺为“祖庭”。主要殿堂万佛殿、东西配殿、善法殿在清同治、光绪年间毁于火,千佛阁残存。1955年重建善法殿五间,万佛殿五间,千佛阁三间,东西配殿各五间。雕梁画栋,金碧辉煌。今已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枢纽之一。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根本道场之一。


又称石壁寺。在山西省交城县城西北10千米石壁山中。面积 6000 平方米,四面石壁陡立,翠柏环布,为风景幽雅的佛教圣地。北魏延兴二年(472年)兴建。当时有昙鸾大师住寺中研究净土宗,名重一时,被誉为“神鸾”,后由弟子道绰继承。唐贞观年间重修寺院,改名石壁永宁禅寺。贞观十五年(641年)僧善导在此皈依净土法门。后日本亲鸾接受昙鸾一脉相传的净土宗教义,建立净土真宗。日本佛教徒视玄中寺为祖庭。主要殿堂万佛殿、东西配殿、善法殿在清同治、光绪年间毁于火,千佛阁残存。1955年重建善法殿5间,五脊六兽悬山式;万佛殿5间,九脊十兽歇山式;千佛阁3间,硬山式;东西配殿各5间。飞檐斗栱,雕梁画栋。殿阁内供木雕、泥塑、铁铸佛像共70余尊,造型生动。寺东山巅二层八角白色秋容塔,叠涩重檐,砖座宝顶,中空置佛,塔身挺秀。

玄 中 寺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津州

    清雍正三年(1725)改天津卫置,治所即今天津市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及所辖静海县、河北青县、沧州、南皮以东,及山东庆云县以北地。九年(1731)升为天津府。清雍正三年(1725年)改天津卫置。治今天津市

  • 善人桥镇

    即今江苏吴县西南藏书镇 (善人桥)。明嘉靖 《吴县志》 卷4: 县西有善人桥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吴县西有善人桥市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吴县西有 “善人桥镇”。

  • 景宏岛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鸿麻岛南17海里。面积约0.08平方公里。我国渔民向称秤钩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辛科威岛。1947年改名景宏岛,以纪念随同郑和下西洋的副使王景宏而命名。

  • 泥沟

    在今江苏丰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一》:泥沟 “在沛县西北五十里。亦名泥沟河。源出山东滕县白马山,自鱼台县流入,经沙河镇西南入漕河”。

  • 营前沙

   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崇明县: 营前沙 “为大江入海之砥柱。嘉靖三十六年倭寇登营前沙,官军败却之。其相接者曰山前沙。《海防考》: 倭寇至营前而西,则江北淮阳,江南常镇,皆有冲突之

  • 大良驿

    明置,属霸州。在今河北霸州市东八十里,为往来孔道。

  • 龙英州

    元升龙英洞置,属太平路。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南龙茗镇。明属太平府。1916年与全茗、茗盈二土州合并,改设龙茗县。元改龙英峒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西南龙茗。属太平路。辖境相当今天等县西南部分地区。

  • 郝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贵州大方县南。南宋后废。唐置羁縻州,治今贵州省大方县南。属黔州都督府。南宋后废。

  • 雀儿沟

    亦作鹊儿沟、雅儿沟。即今新疆呼图壁县西南雀儿沟镇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1绥来县: “东南一百二十里至西凉户,接呼图壁之雀儿沟。”

  • 蒲领侯国

    西汉元朔三年 (前126) 封广川惠王子嘉置,属清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阜城县东北十里。后国除为县。始元六年 (前81) 复封清河纲王子禄为侯国,属勃海郡。东汉废。西汉元朔三年(前126年),武帝封广川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