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王台镇

王台镇

①北宋置,属汝阳县。在今河南汝南县境。

②即今山东胶南市北之王台镇。西汉于此置柜县。民国属胶县,有县佐驻此。


(1)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西部、富屯溪西岸。面积222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台,人口 2120。因汉闽越王在此建造越王台而得名。1934年置王台镇,1958年改公社,1991年复置镇。主产稻。林产丰富,所产人工杉木林闻名。有农具、造纸、农机、食用菌等厂。鹰厦铁路经此。古迹有闽越王台、宋尚书和明驸马墓等。(2)在山东省胶南市北部。面积161平方千米。人口6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台,人口 5000。传唐太宗东征在此筑瞭望台,取名望台,后演变为王台。1946年属洋河区。1949年改王台区,同年7月改六区。1955年复王台区。1958年改乡,后改公社。1984年改镇。2001年黄山镇并入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花生、大豆、黄烟、大白菜、西瓜、蔬菜等。有纺织机械、毛纺、造纸、黄烟复烤、建材、铝合金门窗、棉麻纺织、针织、电器、服装、制鞋等厂。该镇已形成全国最大纺机配件市场。胶黄铁路、204国道和环胶州湾、黄王、黄河公路经此。(3)在甘肃省永靖县西部,南以黄河为界与积石山县隔河相望。面积56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台集,人口2740。 1949年属博爱区,1952年属六区。1955年析置王台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2001年置镇。产小麦、马铃薯、豌豆、胡麻等。河永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叶赫部

    明末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。分布于今吉林梨树县东南叶赫河流域。驻所在叶赫城(今吉林梨树县东南叶赫满族镇)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:叶赫城“叶赫之先,蒙古国人姓土默特,灭呼伦国所居璋地之纳喇部,遂据其地,因

  • 三汊口城

    一称三汊城。在今山东陵县东南。《旧唐书·李师古传》载:唐贞元初,淄青帅李纳“于德州南跨河而城以守之,谓之三汊,交田绪以通魏博路”。八年(792),纳卒,子师古袭位,成德帅王武俊引兵将取此城及蛤7

  • 都铭山

    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河池州: 都铭山 “在州东二十里。山高峻。旧名都猛”。

  • 天安殿

    北魏平城内宫殿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天赐六年(409)十月,“帝崩于天安殿”。即此。

  • 观音洞

    ①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西南部。雍正《浙江通志》卷14引吴莱《甬东山水古迹记》:“自梅岑山东行西折为观音洞,洞瞰海外,巉中裂,大石壁紫黑,旁��而两岐,乱石如断圭,积伏

  • 安龙县

    1931年改南笼县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安龙县。在贵州省南部,邻接广西壮族自治区。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 2231 平方千米。人口42.5万,有汉、布依、苗、彝、回、仡佬、黎等族。辖11镇

  • 牛鼻镇

    唐置,在今广东南海市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4南海县:牛鼻镇“在县西北五十里”。古镇名。在今广东省广州市西北。唐属南海县。

  • 丰登坞

    亦作丰登务。即今河北丰润县西南五十里丰登坞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4丰润县图:西南有丰登务。

  • 钦化军

    唐方镇。中和三年 (883) 升湖南观察使置,治所在潭州 (今湖南长沙市)。领潭、衡、永、邵、道、郴、连七州。相当今湖南南部及广东西北部。光启元年 (885) 改名武安军。唐方镇名。中和三年(883年

  • 玉莲池

    在今陕西宜川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宜川县:玉莲池,“《志》云,池广数千顷, 为一方之胜。今湮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