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番厅
清嘉庆六年 (1801) 改杂谷脑厅置,隶属四川省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七十里薛城镇。统梭磨宣慰司和从噶克、卓克采、丹坝三长官司,辖境相当今四川理县、马尔康等县地。1914年改为理番县。
清嘉庆八年(1803年)改杂谷厅置,治今四川省理县东北理番(薛城)。直属四川省。1914年降为理番县。
清嘉庆六年 (1801) 改杂谷脑厅置,隶属四川省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七十里薛城镇。统梭磨宣慰司和从噶克、卓克采、丹坝三长官司,辖境相当今四川理县、马尔康等县地。1914年改为理番县。
清嘉庆八年(1803年)改杂谷厅置,治今四川省理县东北理番(薛城)。直属四川省。1914年降为理番县。
①即死马涧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南,下流合于秦淮河。《景定建康志》 作 “南涧”。②即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。宋大理时称南涧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: “定边县,蛮名南涧。” 民国时属蒙化县,有县佐驻此。③在今云
清内蒙古昭乌达盟八部之一。明后期,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后裔岱青杜棱始称所部为敖汉部,属察哈尔汗。其子索诺木杜棱和塞臣卓哩克图于天聪元年 (1627) 率众归附后金。崇德元年 (1636),封塞臣卓哩克
隋大业十一年(615)于汉龙勒故城置,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破城子。唐武德二年(619)改置寿昌县。
元元贞元年(1295)升龙阳县置,属常德路。治所即今湖南汉寿县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复改龙阳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龙阳县置,治今湖南省汉寿县。属常德路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汉寿、沅江两县地。明洪
亦作大汶溪。在今云南绥江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马湖府平彝长官司:大纹溪在“司治南。又司东十里有小纹溪,二溪俱出乌蒙府界,流入境,水流洄漩,宛如罗纹,俱流注于马湖江”。
①南朝梁置,为岳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南汨罗县东北长乐镇。隋废入湘阴县。②隋大业二年 (606) 改安泽县置,属临汾郡。治所即今山西古县。唐属晋州,武德二年 (619) 移治今古县东南三十里旧县镇。贞观六
1915年改独石县置,属直隶兴和道。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。1925年迁治今沽源县南小河子。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48年移治平定堡(今沽源县),1952年属河北省。在河北省西北部,北邻内蒙古自
唐贞观中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今新疆巴楚县东北。贞元中废。(蔚yù) 又作郁头州。唐置,治尉头谷(今新疆阿合奇县以东色帕巴依地)。属龟兹都督府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一带。园中没有池亭等建筑,独有牡丹数十万本,因称花园子。宋李格非《洛阳名园记》载:“凡城中赖花以生者,毕家于此。至花时,张幕幄,列市肆,管弦其中。城中士女,绝烟火游之。”
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大通县:“乌拉珲河西流,汇为二泊,曰三捷泡,曰二龙潭,泊旁地肥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