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瓶窑镇

瓶窑镇

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六十二里瓶窑镇。清嘉庆 《余杭县志》 卷3: 瓶窑镇居民 “自农桑外,多以埏埴为业,故市廛与陶穴相望栉比”,以建窑烧瓶而得名。


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北部,北邻德清县。面积129平方千米。人口5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瓶窑,人口1.1万。北有横山,唐建窑烧瓶,改名窑山,镇因此得名。明时已称镇。清中叶,市镇繁华。清嘉庆《余杭县志》云:“自农桑外,多以埏埴为主,故市廛之与陶穴相望栉比。”北、中、南苕溪在此汇为东苕溪。产稻、蚕茧、油菜籽、竹笋、淡水鱼。有电子元件、服装、化工、电镀、皮革等厂。为附近毛竹、黄沙等物资集散地。104国道经此。西南有南山元代摩崖石刻造像、反山良渚墓葬群及东汉窑址。隔岸西险大塘是重要防洪设施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狮子场

    即今四川璧山县南狮子镇。清同治 《璧山县志》 卷1: 狮子场在 “县南二十里”。

  • 能高山

    在今台湾省花莲县西,与南投县交界处。为中央山脉中段高峰。海拔3261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东州: 北有 “能高山”。在台湾省本岛东部,花莲、南投两县交界处。中央山脉中段高峰。海拔3261米。为浊水

  • 圣寿堂

   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南城内。《邺中记》载:“圣寿堂在修文、偃武殿后。”《北齐书·祖珽传》:“后主令要中数人扶持出入,直至永巷,出万春门,向万寿堂。每同御榻,论决政事。”

  • 涪江水

    即乌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绥阳县: 涪陵水 “即乌江别名也”。

  • 车里宣慰司

    明洪武十九年(1386)改车里军民府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市东南郊曼景兰。辖境约当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、思茅市、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及老挝部分地区。清代属普洱府,迁治今景洪市东南九里宣

  • 青龙海

    即青海子。今云南祥云县东南青海湖。《清一统志 · 大理府》: 青龙海子 “在云南县东南十里。其地有金龙山,水出其下,一名青海子”。

  • 海矬场

    在今广东台山市西南海宴中镇。即海宴、矬洞二场。清雍正中合并为海矬场。嘉庆年间又改设上川盐巡司。民国改为上川场。

  • 大笮县

    即大莋县。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北鰔鱼乡南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越嶲郡“大笮县,汉末省也”。

  • 阳武寨

    北宋置,属崞县。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北三十五里。

  • 博望镇

    在今安徽当涂县东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当涂县 “薛镇” 条: “又东二十里为博望镇,道出溧水县。”(1)在安徽省当涂县东北部。面积70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博望,人口4150。因临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