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埠
即今山东平度市西南二十八里白埠镇。清道光《平度县志》卷9有白埠。
即今山东平度市西南二十八里白埠镇。清道光《平度县志》卷9有白埠。
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封川县: 封门山 “在县 (今封川镇) 东北二十里。峰峦秀蔚,两崖如门”。
在今陕西永寿县北永平镇一带。《元和志》卷3永寿县: “武德二年分新平县南界,于今理北三十里永寿原西置永寿县,因原而名。”《寰宇记》卷31永寿县:“永寿原旧名广寿原,避隋炀帝讳改为永寿原。”
1941年改陶乐设治局置,属宁夏省。治所在陶乐湖滩 (今宁夏陶乐县南高仁镇)。1953年迁治马太沟 (今陶乐县)。旧县名。1941年由陶乐设治局升置,治高仁镇(陶乐湖滩)。1953年迁马太沟(原城关镇
①一名黄花山。在今福建建瓯市东北隅。《寰宇记》 卷101建州建安县: 黄花山,“ 《郡图》云,在郡东。元嘉元年徙郡于黄花山西是也”。明洪武十九年 (1386) 改拓郡城,山遂包在城中。五代时王延政建太
①在今贵州思南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思南府》: 和尚滩 “在府城 (今思南县城) 南三十里。中流一石,俨如跏趺。又南三十里有相公滩”。②在今安徽六安市西北七十里。明置和尚滩巡司。《清一统志》 谓 “后以西
即今浙江开化、常山二县境内常山港之通称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常山县:金川“一名马金溪”。同卷开化县:金溪“亦曰马金溪”。今仅指开化县华埠镇以北河道。又称金溪。在浙江省开化县境。常山港之上源。源出安徽省休
本铁檠城。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西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裁。
见《金史·地理志》。为孙夼镇之讹。
即今黑龙江省巴彦县。清同治元年(1862)于此置呼兰厅,光绪三十年十二月(1905年1月)改置巴彦州。1913年改为巴彦县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2:巴彦“县治土名巴彦苏苏”。
①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北梁山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 “黄帝崩,葬桥山。” 《封禅书》 载: 汉武帝 “北巡朔方,勒兵十余万。还,祭黄帝冢桥山……上曰: ‘吾闻黄帝不死,今有冢,何也?’ 或对曰: ‘黄帝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