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塔山

白塔山

①即今浙江海盐县东南海中之白塔岛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海盐县“秦驻山”条:白塔山“在县东南二十里海中,山有白塔”。故名。昔海舟多泊于此。

②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北,跨福建武夷山、邵武、建阳及江西铅山四县市地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建宁府建阳县:白塔山在“县西北百三十里。山巅有石,突立如浮图,夜常有光,一名天灯山”。嘉靖《建宁府志》卷3《山川》建阳县:白塔山,“山之巅有石特立,层分黑白如塔状。相传尝夜火明其上,故又名天灯山”。

③即今红塔山。在云南玉溪市东郊。《清一统志·澂江府》:白塔山“在新兴州东二十里。 上有塔,元时建”。“二十里”应为“二里”之误。

④在今甘肃兰州市北黄河北岸。《清一统志·兰州府一》 “九州台山”条下:“相近有白塔山。”佛宇罗列, 自下至上有十殿,而浮图居其顶。


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区中部、黄河北岸。岗阜起伏,拱抱旧城。山下古有金城、玉叠二关,为军事要地。山上有元始建、明景泰年间重建的白塔,山因以名。塔七级八面,通高约17米。上楼阁与下覆钵结合形式,为古塔中少见。1958年辟为公园,依山势新建一、二、三台仿古建筑群,逐级升高。西峰有兰州碑林,摩崖石刻依山而立。登山可一览黄河、黄河铁桥和城市全貌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财州

    东魏改财丘郡置,治所在财州城(今安徽临泉县境)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颍州:财州城在“州西南百十里。……今有二土城,相去二、三里,土人呼曰东才城、西才城”。北齐废。

  • 安良店

    一名安乐镇。即今河南郏县北安良镇。明正德《汝州志》卷1:郏县有安良店。

  • 象牙潭

    在今江西丰城市北象牙村。《陈书·周文育传》: 永定 三年 (559),周文育讨余公飏、余孝劢,“自率众军入象牙江,城于金口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开平三年(909),“抚州刺史危全讽自称镇南节度使,

  • 张学良旧居

    即张氏帅府。又称大帅府。在今辽宁沈阳市沈阳路二段文兴里。现建有张学良旧居陈列馆。

  • 英额岭

    在今吉林龙井市西北、和龙县北界上,为长白山脉东支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9: “英莪,(满语) 野葡萄也。与英额同。”满语意为“长李子的山”。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、龙井、和龙三县市交界处。

  • 丘垭场

    即今四川南部县西北丘垭乡。清道光《南部县志》卷2:北路“丘垭场离城二百里”。

  • 坵塘关

    一作泥塘关。明置,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南。

  • 岑江

   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郁林州》:岑江“在兴业县南八里。源出葵山之东南,流经县城东,名通济江,汇慕思江。水绕县东南,分二流:一经县城南曰通津江;一西南流,经县南八里,曰岑江。皆西流入龙穿江”。

  • 岩门山

    在今浙江海宁市(硖石镇)西南八十里钱塘江中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一》: 岩门山,“山上有塔,宋设盐场于此”。

  • 老城

    即佛阿拉城。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。为后金早期的都城。《清一统志·兴京》:老城“在城南八里,……太祖高皇帝丁亥年筑此城,癸卯年自此迁都兴京”。(1)集镇名。在云南省元谋县南部,北傍元马河。老城乡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