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泉镇

白泉镇

清名安慈镇。即今吉林东辽县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辽宁安西县:“县属抱手堆子距县市二十五里。一名安慈镇。……物产惟大豆最多。”1987年东辽县由辽源市迁于此。


(1)在吉林省东辽县西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93平方千米。人口5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白泉,人口2.32万。曾名炮手川子、安慈街;后以屯南白土岭下有清泉得名。1949年为白泉区,1956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5年置镇。1987年东辽县人民政府从辽源市迁此。主产蔬菜。有煤矿和制药、床单、胶片、机电等厂。四梅铁路、303国道经此。(2)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北部、舟山岛北部。三面环山,北部临海。陆域面积62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白泉,人口 3000。以白泉湖得名。清宣统二年(1910年)建三安乡,1930年析建白泉乡,1958年改公社。1984年复乡,1985年置镇。1992年皋泄乡并入。淡水资源充足,农、盐、工业发达,郊产稻、大麦、柑橘、黄桃,是市重点产粮区,特产仔猪和白鹅,有“白鹅之乡”之称。工业以轻纺印染为主。为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之一。境内交通网呈中心辐射状,省道穿境而过,是舟山岛中部各乡镇的交通中心。农贸集市兴旺。有冷冻、针织、印染、电器等厂。镇境北部有舟山市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及与之配套的万吨级煤码头。古迹有十字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酒店镇

    即陈酒店。今江苏通州市 (金沙镇) 西北二十八里四安镇。旧属南通县,为石港盐场入县孔道。在陕西省汉阴县西北部。面积59平方千米。人口7110。镇人民政府驻酒店垭,人口250。相传有人在山垭开酒店,故名

  • 都梁水

    又名渠水。在今湖南武冈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武冈州: 都梁水 “源出都梁山,东北流,有夫夷水流合焉,经州北入邵阳县界,合于澬水”。

  • 夏张镇

    民国置,即今山东泰安市西南夏张镇。清同治 《泰安县志》 卷4: 夏张驿 “在县西四十里,南自宁阳县驿至此九十里,由此北七十里为长清县长城驿”。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西南部。面积136平方千米。人口6.3

  • 海里站

    又作海里温站。元置,在今黑龙江省嫩江县东北喀尔它里鸡驿。元 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: “和伦百一十 (里) 海里。” 明废。

  • 西周国名。《散氏盘》铭文有“人”、“王”。王国维《散氏盘考释》谓在散(今宝鸡市西南大散关一带)东。应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终南镇。

  • ①春秋楚邑,后属吴。在今江苏六合县北。《左传》: 襄公十四年 (前559),楚“子囊师于棠,以伐吴”。即此。秦置堂邑县。②一作唐。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北。《春秋》: 隐公五年 (前718),“

  • 李官坟

    即今辽宁盖州市熊岳镇西南三十五里李官村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33:“(复州)北三十五里李官坟,北与盖平县头台子铺接界。”

  • 悉唐川

    今四川茂县西北赤不苏河,为黑水支流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悉州悉唐县: “县置在悉唐川。”

  • 乌玉河

    亦作黑玉河。即今新疆和田、皮山县境之喀拉喀什河。《宋史·于阗国传》:于阗国“国城东有白玉河,西有绿玉河,次西有乌玉河,源出昆冈山,去国城千三百里。每岁秋,国人取玉于河,谓之捞玉”。

  • 㟙山

    ① 一作蜡山。 又名雀山。 在今山东烟台市南㟙山。 清光绪 《登州府志》 卷3: 㟙山 “山麓有温泉”。②即鹊山。今山东济南市北鹊山。即“鹊山(2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