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益州

益州

①西汉元封五年 (前106) 置,为十三州刺史部之一。东汉刘熙 《释名》 卷2: “益,阨也,所在之地险阨也。” 东汉应劭 《地理风俗记》 云: “疆壤益广,故名益州。” 辖境相当今四川折多山、云南怒山、哀牢山以东,甘肃武都、两当,陕西秦岭以南,湖北郧县、保康西北,贵州除东边以外地区。王莽改为庸部。公孙述改为司隶校尉。东汉复为益州,治所在雒县 (今四川广汉市北)。中平中移治绵竹 (今德阳市东北黄浒镇),初平中复移治雒县,兴平中移治成都 (今成都市)。东汉以后辖境缩小。隋大业三年(607) 改为蜀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益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蜀郡,至德二载 (757) 升为成都府。北宋太平兴国六年 (981) 降为益州。端拱元年(988) 复为成都府,淳化五年 (994) 又降为益州,嘉祐四年 (1059) 又改为成都府。州境有成都平原,自秦汉以来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。诸葛亮 《隆中对》 称: “益州险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。”

②十六国西秦置,治所在漒川城 (今甘肃迭部县境)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元熙元年 (419),“冬十月,以尚书右仆射王松寿为益州刺史,镇漒川”。

③北魏景明初改梁州置,治所在仇池郡洛谷城(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两当、成县、礼县以南和陕西凤县、留坝、略阳三县地。正始初改为南秦州。

④即西益州。北魏正始中置,治所在东晋寿郡(今四川广元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元、旺苍等市县及青川县东部地。梁大同中改为黎州,西魏改为西益州,废帝三年 (554) 改为利州。

⑤唐渤海国置,属率宾府。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符拉迪沃斯托克 (海参崴) 附近渤海古城。辖境约当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 (海参崴) 一带。辽废。

⑥辽置,属黄龙府。治所在静远县 (今吉林农安县东北万金塔乡东北西小城子古城)。辖境约当今吉林农安县北部。后废。


(1)西汉置,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。别称刀州。辖境相当今四川、重庆、贵州、云南等省市大部,湖北省西北部及甘肃省小部分地区。东汉治雒县(今四川广汉市北)。中平年间移治绵竹县(今四川德阳市东北)。兴平年间又移治成都县(今四川成都市)。隋开皇初废,三年(583年)复置。大业元年(605年)改蜀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改益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复改蜀郡。北宋太平兴国六年(981年)又改成都府置益州,治成都、华阳二县(今四川成都市)。辖境相当今成都市及周围地区。端拱元年(988年)复改成都府。淳化五年(994年)又为益州,后复为成都府。(2)辽置,治静远(今吉林农安县东北万金塔附近)。金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篆山摩崖石刻

    在今四川大足县西南五十里石桌乡石篆山上。为儒、释、道三教摩崖造像群。始刻于北宋元祐二年(1087)。主要集中在子母殿、千佛崖两处。子母殿有九龛,佛教造像有毗卢佛、文殊、普贤等,儒家造像有孔子,道教造像

  • 博兴县

    五代唐改博昌县置,治所即今山东博兴县。宋属青州。金属益都府。元初升为博兴州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改博兴县,属青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。1925年改属淄青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在山东省北部

  • 上集街

    即今河南淅川县城关镇。清咸丰《淅川厅志》卷1:上集街“在板桥保。城北五十里,有小集”。1960年淅川县由老城迁治于此。

  • 巫水

   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。为沅江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城步县:巫水“源出巫山,分为二派:东经县东七十五里之威溪,入于资江;西经城南之南江,又西经城西三十里之乌龙江,入靖州会同县之洪江”。即“7

  • 米糯汛

    又作弥诺、弭诺。即今湖南花垣县西南五十七里民乐镇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谓“永绥开厅之始,粮运由此分贮,设有仓厂。后以地僻道迂,改易由高岩、花园两处”。

  • 石浔

    即今福建同安县东南石浔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在今福建省泉州市同安区东南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移烈屿巡检司于此。属泉州府同安县。

  • 招抚冈

    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北十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裕州 “七峰山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州东北二十里有招抚冈,相传光武曾驻此,招抚降众。”

  • 仁水寨镇

    金置,属禹城县。在今山东禹城市地。古镇名。在今山东省禹城市境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济南府禹城有仁水寨镇,即此。

  • 百里洲

    即中洲。在今湖北枝江县南部长江与松滋河之间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枝江县“左右有数十洲,槃布江中,其百里洲最为大也。中有桑田甘果,映江依洲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四年(621)伐萧铣,铣将文士弘领精兵数万

  • 梓亭砦

    在今福建松溪县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松溪县: 梓亭砦 “在县北七十里,界庆元、龙泉、政和、松溪四县之交。宋置砦,元改隶龙泉县,后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