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睢阳县

睢阳县

①秦置,属砀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县南一里。西汉初属梁国,文帝时为梁国国都。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: 景帝时,吴楚七国反,“梁孝王城守睢阳”,乱平,“广睢阳城七十里”。即此。北魏为梁郡治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为宋州治。十八年 (598)改为宋城县。大业初为梁郡治。唐为宋州治。北宋为应天府治,建为南京。金承安五年 (1200) 复为睢阳县,为归德府治。南宋绍定元年 (1228) 改为宋城县。元复为睢阳县,仍为归德府治。明洪武初废。

②南朝宋大明八年 (464) 改寿春县置,为南梁郡治。治所即今安徽寿县。北魏改为寿春县。

③北魏改睢陵县置,为济阳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女山湖镇。后为济阴郡治。北齐改为池南县。


古县名。(1)秦置,治今河南省商丘市南。为砀郡治。以在睢水之阳得名。汉、晋为梁国治。西汉景帝时,吴楚七国之乱,梁孝王守睢阳拒之。乱平,“广睢阳城七十里”(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)。北朝为梁郡治。隋开皇初属亳州。十八年(598年)改名宋城县,金承安五年(1200年)复旧,为归德府治。明洪武初省入归德州。(2)南朝宋大明八年(464年)改寿春县置,治今安徽省寿县。属南梁郡。北魏复改寿春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库伦旗

    清初设锡埒图库伦旗,俗称小库伦旗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设绥东县, 日伪时改为库伦旗,治所即今内蒙古库伦旗驻地库伦镇。1947年划归内蒙古。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,南邻辽宁省。属通辽市。面积 4650

  • 岳 (嶽) 麓书院

   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岳麓山东面山下。北宋开宝九年 (976) 潭州太守朱洞创建,天禧二年 (1018) 真宗赐名 “岳麓书院”。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。张栻、朱熹等尝讲学于此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

  • 幽岭关

    在今浙江安吉县 (递铺镇) 南二十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9浙江总序 “独松” 条: 幽岭关 “在安吉州孝丰县 (治今孝丰镇) 东南三十里幽岭上。其东南亦与余杭县分界,谓之独松三关 (之一)。元至正十

  • 和良州

    唐开元前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、甘洛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
  • 西明河

    一名西铭河。在今河南郸城县境。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7)分明河为东西二铭河。《清一统志·归德府》 引《(鹿邑县)新志》:“明河今分为东、西明河。西明河自汲塚集北至傅家集入剌河;东明河自刺河之张胖店入淝

  • 双屿港

    即双屿。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西南六横岛与佛渡岛之间。明嘉靖间,奸商王真勾结倭寇盘踞于此,出没剽掠,后为巡抚朱纨所破。

  • 罗获 (獲) 镇

    北宋置,属南充县。在今四川南充市东东观镇。

  • 鸿却陂

    即鸿隙陂。在今河南正阳县、息县境,汝、淮两水之间。《后汉书· 邓晨传》: “晨兴鸿却陂数千顷田,汝土以殷,鱼稻之饶,流衍它郡。” 后废。汉代著名水利工程。“却”或作“隙”、“郄”。在今河南省正阳县、息

  • 金城寨

    在今广西邕宁县东北金城。北宋为金城驿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宁府》: 金城寨巡司 “在宣化县东九十里。本宋金城驿。……明洪武四年改为寨并置巡司,今因之”。后废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改金城驿置

  • 长卢山

    在今福建平和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平和县:长卢山在“县北十里。县之主山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