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岭山
在今甘肃临潭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洮州卫:石岭山“在卫北十五里。山势峭拔,草木不生,上有关, 曰石岭关”。
在今甘肃临潭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洮州卫:石岭山“在卫北十五里。山势峭拔,草木不生,上有关, 曰石岭关”。
即今青海玛多县西部之扎陵湖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 查灵海 “在黄河源鄂敦他拉之东,广二百余里。东西长,南北狭,黄河亘其中而流,湖水色白而形长”。
在今陕西眉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右扶风武功县: “斜水出衙岭山北,至郿入渭。”《方舆纪要》 卷55郿县: 衙岭山,“褒水出其南,斜水出其北,雍梁之间称为阻隘,俗谓之马鞍山”。
指今江苏南京通济门外经中华门、水西门段护城河。自五代杨吴筑金陵府城时,将秦淮河一段圈入城内,并在河水入城口通济门始, 另开河道为城河,将淮水(秦淮河)一分为二,秦淮河始有内外之分。至水西门,内、外秦淮
在今山东招远市西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 雾云山,“ 《县志》: 山形高峻,每辰卯之交烟云吞吐,回合山麓”。
唐置,为羁縻州,属临州都督府。当在今甘肃康乐县境。后废。
①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八十里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6邛州:七盘山“在临邛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邛州:七盘山“有石径自趾至巅,委曲七盘。其相近者曰马崖山,以崖石如马形也”。②在今四川巴中市西北一百二十里。《寰宇
又作八柏桥镇。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北三十里八百镇。明嘉靖《六合县志》卷1:“八百桥市在治东北三十里。”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六合县:“八百桥在东北三十里,跨滁河支流为市。”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东北部、八百
唐置,属翼州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。
亦谓岭外、岭表。指五岭以南地区,故名。包括今广东、广西、海南三省区及越南北部地区。《新五代史· 南汉世家》: “ (刘) 隐父子起封州,遭世多故,数有功于岭南。” 唐张籍 《送郑尚书》 诗云: “海北
清乾隆四十年 (1775) 改宣抚司置,属杂谷直隶厅。治所即今四川马尔康县东梭磨乡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