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竹山
在今福建福清市西。《舆地广记》、《舆地纪胜》皆作竹山。《方舆胜览》卷10福州:石竹山“在福清县南一里,有林真君玄光炼丹于此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福清县:石竹山在“县西二十四里,山多竹树,青葱插天,岩洞泉石,奇胜林立,无患溪出其下。《志》云,石竹山下有宋时军寨”。
在今福建福清市西。《舆地广记》、《舆地纪胜》皆作竹山。《方舆胜览》卷10福州:石竹山“在福清县南一里,有林真君玄光炼丹于此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福清县:石竹山在“县西二十四里,山多竹树,青葱插天,岩洞泉石,奇胜林立,无患溪出其下。《志》云,石竹山下有宋时军寨”。
馆驿名。辽置,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南查干木伦河西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上京道引宋薛映记曰: 饶州 “唐于契丹曾置饶乐州,今渤海人居之。五十里保和馆”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东南。为辽中京通往上京沿途所
唐武德五年(622)置,治所在安海县(今越南广宁省芒街东南玉山。一说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)。贞观二年(628)废。上元二年(675)复置,改名为陆州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安海县(今越南广宁省芒街
即今河南新蔡县东三十八里楝村镇。清乾隆 《新蔡县志》 卷2 《乡镇》: 东路有 “楝村店”。
①在今山东定陶县东北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3定陶县: 荆城,“ 《旧经》 云: 按 《皇览》 冢墓记,是战国时魏将庞涓与孙膑相持处”。②即今湖北钟祥市西南四十四里石牌镇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文聘传》: “
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北流县 “双威镇” 条下: “又有游鱼砦,在县南山中,乡人避兵处。成化二年 ‘贼’ 邓辛酉据此,掠广东信宜县境,官军讨平之。”
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。旧属永宁县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河南汤阴县南二十五里。明崇祯八年(1635) 筑城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在河南省汤阴县西南部。面积151平方千米。人口5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宜沟,人口 8850。因宜师沟流经此地得名。1958年建公社,
即今河北临城县东北二十八里东鸭鸽营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 55 临城县图: 东北有东鸦鸽。京汉铁路在鸭鸽营站有支线至临城煤矿。
亦作茄芦城,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七十里白龙江东岸。三国时,魏邓艾与蜀姜维相持于此,置葭芦戍,亦曰葭芦城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元嘉二十年 (443),杨文德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,“屯葭芦城”。《宋书· 氐
元至元十七年 (1280) 改硖州置,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宣慰司。治所在夷陵县(今湖北宜昌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、枝城、长阳、远安等市县地。至正二十四年(1364)朱元璋改为峡州府。元至元十七年(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