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秭归县

秭归县

①西汉置,属南郡。治所即今湖北秭归县(剪刀峪) 西北归州镇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袁山松曰,屈原有贤姊,闻原放逐,亦来归,喻令自宽。全乡人冀其见从,因名曰秭归。” 三国吴永安三年(260) 属建平郡。北周改为长宁县。隋开皇初复为秭归县,属信州。大业初属巴东郡。唐为归州治。南宋端平三年 (1236) 徙治归州镇东南。明洪武九年(1376) 属夷陵州。十年 (1377) 改为长宁县。十三年 (1380) 复改归州。1912年改为秭归县,属湖北荆南道。治所即今治西北归州镇。1921年属湖北荆宜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1991年迁治剪刀峪 (即今秭归县)。

②三国魏改绥阳县置,属新城郡。治所在今湖北神农架林区东南。西晋太康二年 (281) 复为绥阳县。


在湖北省西部。属宜昌市。面积2427平方千米。人口39.4万。辖7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茅坪镇。西汉置秭归县,属南郡。据《水经注·江水》:“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,喻令自宽,全乡人冀其见从,因名曰秭归。”北周改秭归县为长宁县,为秭归郡治。隋开皇初废郡,县仍名秭归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为归州治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废州,县属夷陵州;十三年(1380年)改置归州,属荆州府。清雍正六年(1728年)升为直隶州;十三年复为归州,属宜昌府。1912年复改归州为归州县,1914年改为秭归县。1914年属荆南道,1921年属荆宜道,1927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宜昌专区,1959年属宜都工业区,1961年复属宜昌专区,1970年改宜昌地区。1992年属宜昌市。县历治归州镇,1991年因建三峡水库迁治今址。全境属巫山,山岭连绵,最高峰云台荒,海拔2057米,山间河谷有零星小坪坝。长江横经中部,西段为香溪宽谷、东段为西陵峡。有香溪、青干河、九畹溪、凉台河等河流注入长江。长江以北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,长江以南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主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豆类。特产荷地、乌桕、生漆、油桐等。为全国柑橘重要产区,以脐橙、桃叶橙最为著名。矿产有金、铜、煤、石膏、重晶石等。工业有采煤、化工、造纸、纺织、食品等。宜秭、香堡等公路通过,水运以长江为主。地处长江三峡风景区,名胜古迹有流来观、玉虚洞、兵书宝剑峡、牛肝马肺峡等。为屈原故里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飞云壑

    当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境。明金幼孜《北征录》:永乐八年(1410),成祖朱棣亲征鞑靼本雅失里至斡难河(今蒙古国克鲁伦河),其大元帅阿鲁台东奔,“遂止次飞云壑”。

  • 梅城

    即今福建闽清县治梅城镇。县城有梅溪,故闽清县别号梅城。(1)古地名。(1)在浙江省建德市区东30千米。原为严州府治。初建于武周神功元年(697年),重建于北宋宣和三年(1121年),因城堞形似梅花而得

  • 毕国

   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西南。《隋书·西域传》:安国“西百余里有毕国,可千余家。其国无君子,安国统之。大业五年,遣使贡献”。

  • 泥师城

    在今新疆库车县东。《新唐书·高宗纪》:显庆三年 (658),“杨胄及龟兹羯猎颠战于泥师城,败之”。

  • 卫南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楚丘县,寻改为卫南县,属滑州。治所在楚丘城(今河南滑县东)。《寰宇记》卷57:“在卫之南垂,故以名县。”大业初属东郡。唐属滑州。仪凤初移治今滑县东北古黄河南岸。永昌初还治楚丘城

  • 盐场堡

    即今陕西定边县西北盐场堡乡。《清一统志·延安府二》: 盐场堡 “明成化十三年余子俊置,城在平川,周二里有奇,门二,为极冲中地。旧有县丞,嘉庆二十一年裁。设有把总分防”。明成化十三年(1477年)置,即

  • 尼雅穆尼雅库河

    即今吉林安图县西南松花江上源五道白河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7:尼雅穆尼雅库河在“(吉林)城东南一千一百八十里。源出长白山,东北流,复折而西入安巴图拉库河。其上流曰舒敏博勒多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

  • 包港寨

    宋置,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南七十里。明洪武二年(1369)置巡司于此。宋置,在今江苏省丹阳市东。明、清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云昌寺寨

    亦名大姓云昌寨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大姓乡东北云昌村。清康熙四十二年(1703)置云昌寺寨土千户。

  • 合阳

    战国魏邑,后入于秦。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四十里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文侯十七年(前430),“西攻秦,至郑而还,筑雒阴、合阳”。即此。秦置合阳县。古邑名。又作郃阳。战国魏邑,后入秦。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