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笃马河

笃马河

①即今山东之马颊河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:鸿嘉四年 (前17) 河溢,“河堤都尉许商与丞相史孙禁,共行视,图方略。禁以为今河溢之害,数倍于前决平原时。今可决平原金堤间,开通大河,令入故笃马河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平原郡平原: “有笃马河,东北入海,五百六十里。” 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屯氏别河南渎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渎东出,亦通谓之笃马河。”

②在今山东冠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4馆陶县:“笃马河在县东南五十里。今涸。”


古水名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平原郡平原县:“有笃马河东北入海,(行)五百六十里。”据《水经注·河水》,即西汉元封二年(前109年)塞瓠子决口后不久,在馆陶县(今属河北)北决出屯氏河支流屯氏别河南渎的别称。故道大致即今山东马颊河。永光五年(前39年)河决鸣犊口,屯氏河绝,此河唯承大河之水。建始四年(前29年)河堤使者王延世筑堤,始与河水隔断。鸿嘉四年(前17年)因河患严重,丞相史孙禁建议决平原间金堤,开通大河,分流由笃马河入海,兼可灌田,然遭河堤都尉许商等反对而未行。宋时为黄河东流所夺,循以入海。金、元以后其名渐废。明、清时称马颊河,俗称土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渡哑出卡

    在今四川雅江县河口镇西岸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置中渡哑出卡土百户。后废。

  • 张家湾

    ①即今北京市通县南十五里张家湾镇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张家湾“在通州城南,即白河下流。相传元时有万户张姓者居此,因名”。为南北水陆交会之地。明于此设巡司。清置漕运通判,并有都司驻防。1949年曾为

  • 天柱县

    明万历二十五年(1597)改天柱千户所置,属湖广靖州。治所即今贵州天柱县。崇祯十年(1637)迁治龙塘(今天柱县东十里社学乡田心寨),改名龙塘县。后仍还故治,复名天柱县。清雍正五年(1727)改属贵州

  • 浭阳县

    1946年4月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由丰润县南部析置,治胥各庄 (今河北丰南市)。后裁撤。旧县名。1946年由丰润县南部析置,治今河北省丰南县胥各庄镇。旋即撤销,仍并入丰南县。

  • 天子城

    即天生城。在今四川万县市东北天城乡流水村天城山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23谓:“相传昭烈驻兵于此。”

  • 龙舒山

    即龙眠山。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5庐州:龙舒山,“《括地志》云:以山状如龙形,故名。《晏公类要》云:今号龙山,在舒城县”。

  • 两浦场

    原为浦东、横浦两盐场,分设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,金山卫城北三里北仓和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首仓桥。民国初两场合并为一,名两浦场。

  • 大浩

   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 “文德巡司”条:“大浩巡司在县东北归仁乡,元至正末置,明洪武十五年裁。”

  • 曹濮道

    1925年由济宁道分置,属山东省。治所在菏泽县 (今山东菏泽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、曹县、定陶、成武、单县、巨野、郓城、鄄城等市县及河南范县地。1928年废。

  • 石盂山

    在今安徽黟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黟县:石盂山在“县西北十余里。高五百仞,袤三十里。中有巨石如盂,泉出不竭。南连碧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