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贴
即今云南永善县西南四十八里米贴。清雍正六年(1728)于此置永善县。雍正八年(1730)迁治今县南九十四里莲峰。1951年迁治井田镇(即今永善县)。“米贴”系由彝语“咪贴”音译转写。“咪”意为天,“贴”意为南。“咪贴”意为南天。凉山语意为是打仗出名的地方,很有名声。
即今云南永善县西南四十八里米贴。清雍正六年(1728)于此置永善县。雍正八年(1730)迁治今县南九十四里莲峰。1951年迁治井田镇(即今永善县)。“米贴”系由彝语“咪贴”音译转写。“咪”意为天,“贴”意为南。“咪贴”意为南天。凉山语意为是打仗出名的地方,很有名声。
又作叶榆水。即今云南洱海源的弥苴佉江和洱海出口的西洱河、黑惠江。三国至南朝称叶榆河。《水经》:“益州叶榆河,出其县北界,屈从(叶榆)县东北流,过不韦县,东南出益州界。”但古人未全了解叶榆河源流,故《水
从北京丰台至河北张家口市,系京绥线的一段。全长201公里。由詹天佑主持修筑,清光绪三十一年 (1905) 动工,宣统元年 (1909) 竣工。旧铁路名。从北京丰台到河北省张家口。全长201千米。190
在今山东泰安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》 “舞鹤台” 条引 《旧志》: “宋真宗封祀坛,在岳南五里。有王旦碑、朝觐台,在 (泰安) 州南,有陈尧叟碑。”
即婆闰县。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九十六里。《旧唐书· 地理志》 平泉县: “汉牛鞞县地,后魏置婆润县。隋移县治于赖黎池,仍改为平泉县。”
又称葱岭河。即今新疆西南部之叶尔羌河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1: 叶尔羌河 “发源葱岭中南道,故曰南河矣”。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69:叶尔羌河 “二源,一为泽普勒善河,一为听杂阿布河,汇为叶尔羌
元置,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奇集湖对岸哈兰屯。元 《经世大典》: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 “哈剌马苦站”。明改哈剌马古站。
即四川今重庆市巴南区东界石镇。清乾隆《巴县志》 卷2: 界石场 “离城六十里”。为南通綦江县孔道。(1)在山东省文登市西部。面积188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界石,人口6820。明代
即今江西东乡县东北珀玕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东乡县:白玕镇在“县东四十五里。有巡司, 为路出安仁之中道。旧有安东公馆,今废”。
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南七十里,沱江西岸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光绪间,戊戌变法被杀六君子之一刘光第是本镇人。刘坟在镇西南。在四川省富顺县东南部。面积41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赵化,人口 5500。
西汉元封元年(前110)改轪侯国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。三国魏属弋阳郡。西晋永嘉乱后,侨置于今湖北浠水县西南长江边,属西阳国。东晋属西阳郡。南朝宋孝建元年(454)改为孝宁县。古县名。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