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索县

索县

西汉置,属武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六十里。东汉改为汉寿县。


(1)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北断港头乡城址村。为武陵郡治。南临渐水。东汉阳嘉三年(134年)改为汉寿县。(2)今县名。在西藏自治区东北部、唐古拉山南麓。属那曲地区。面积5800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辖1镇、1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亚拉镇。索,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,意为“蒙古族”。曾译琐庄、锁庄子、索格,还写为所宗、索克、索真登寺。元为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地。明时在这一带形成了霍尔三十九族,即指蒙古人的三十九个部落,简称“三十九族”。今县境就为原三十九族辖地。先归占据青海的厄鲁特蒙古土默特等部管辖,明崇祯十年(1637年)又被和硕特部固始汗统辖。清顺治时始管辖该地。雍正三年(1725年)归青海办事大臣辖,设三十九族“基巧”(总管),直属理藩院夷情衙门。乾隆十六年(1751年)归驻藏大臣直辖。1916年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将三十九族改置“霍尔基”(即霍尔地区总管)。1942年又将霍尔基划入新建的“绛曲基巧”(即藏北总管),把三十九族先后被分置为丁青、巴青、比如、色札、聂荣、尺牍六宗。而三十九族辖区的索巴、荣布、军巴三部落,于1916年另置索宗,划归哲蚌寺辖。1951年属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辖。1960年改设索县,属那曲专区。1962年将边坝县江达区划入索县辖。1970年属那曲地区。地处怒江上游,属西高东低的倾斜地势,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。属高原亚寒带气候。为以牧业为主的县,放牧有牦牛、犏牛、藏系绵羊、山羊等。农产有青稞、小麦、豌豆、油菜籽、马铃薯等。野生动物有雪豹、岩羊、猞猁、水獭、黄羊、熊等。产冬虫夏草、贝母、知母、黄连、茯苓、党参、雪莲、黄芪等药材。矿产有锡、铅、煤、硫黄、石膏等。有木材加工厂以及民族手工业产品氆氇、卡垫、制陶等。黑昌公路经县驻地,可与青藏公路相连,通抵拉萨。古迹有赞丹寺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即嚣。或作敖。在今河南郑州市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 “帝仲丁迁于隞。” 又 《水经·济水注》 引皇甫谧 《帝王世纪》: “仲丁自亳徙嚣于河上者也。或曰敖。” 近年在郑州市内发现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的商代

  • 余中场

    在今江苏海门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海门县“余东场”条下:“余西场在州东五十里,又东二十里为余中场。”后并入余西场。民国初复以余东场并入,改余西为余中,即今江苏通州市东南余西乡。

  • 哈朗归山

    在今新疆和田县南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23: 哈朗归塔克 “旧音哈朗圭。在和阗西南境。……和阗郭勒出其北麓”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卷1: 和阗河西源曰哈喇哈什河,东源玉陇哈什河之西源 “出哈朗归

  • 西澳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城区南部南濠街一带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:西澳“在城南,宋景德间,经略使高绅所开。《志》云,城中旧有六渠,回环贯串,皆汇流于西澳,亦谓之南濠,其后屡经修浚。嘉定三年,陈岘复疏

  • 春明

    唐都长安城东面三门之中门。又称青绮门或青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东郊纬十街北。《唐两京城坊考》 外郭城: “春明门,时即称东门,门外有镇国寺。…… 《唐阙史》: 春明门外有逆旅及灞水桥石岸。” 后人即以春明

  • 科尔芬河

    即今黑龙江省逊克县东南库尔滨河。源出县东南小兴安岭西麓,北流折东北流入黑龙江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4: 科尔芬河,“ 《纪略》 作扩尔芬。县西北百五十里。上源曰阔尔裴音河,自布伦山北流,……注于黑

  • 哈尔巴岭

    在今吉林安图县和龙井市西北、敦化市东南界上,为长白山东支。是布尔哈通河与牡丹江的分水岭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5: 敦化县 “东南到哈尔巴岭珲春界一百里”。在吉林省东部,跨安图、敦化、汪清等市县,

  • 洪州窑址

    在今江西丰城市东北曲江罗湖一带。建于东晋,极盛于隋唐,到唐末逐渐衰败荒废。出产青瓷,造型朴素大方,釉汁均匀光润,饰以美丽的图案、花纹,工艺高超。

  • 遮浦山

    亦作柘浦山。在今浙江瑞安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温州府瑞安县: 遮浦山在 “县西南三十里,其南为坑岭,接平阳县界。嘉靖三十五年,倭寇自闽犯平阳,将自坑岭入县界,邑人设险于柘浦山、天门埭以拒之。柘浦

  • 中关营

    在今河北隆化县东南五十里中关镇,南接承德县。清于此设把总驻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