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湾寺
即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治。清宣统《甘肃新通志》卷3甘州府抚彝厅图:西南有红湾寺番庄。1954年于此置肃南裕固族自治区。次年改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。
即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治。清宣统《甘肃新通志》卷3甘州府抚彝厅图:西南有红湾寺番庄。1954年于此置肃南裕固族自治区。次年改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。
北魏置,为广苌郡治,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广坪河注入嘉陵江处。后废。
清置,属新阳县。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十八里兵希镇。1964年改称兵希。
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,接凤翔县界。南宋李心传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:绍兴十年(1140),“右副元帅萨里干既破凤翔,与都统制吴璘、杨政夹渭河而阵,璘驻兵大虫岭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又名西平原。在今陕西省宝鸡市
在今四川理塘县北。元为吐蕃等路宣慰司治。明为参卜郎千户所。
清雍正八年(1730)置,属泰宁协。治所在灵雀寺(今四川道孚县)。十三年(1735)裁。
即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三岔口朝鲜族乡。因位于瑚佈图河(亦作三岔河)汇入绥芬河处而得名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于此置绥芬河厅。(1)地区名。在天津市南开、红桥、河北三区交会处,金钢桥附近。北运河、南
东汉改泉陵侯国为县,为零陵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南永州市北二里。隋改为零陵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永州市北,属长沙国。元朔五年(前124年)封长沙定王子贤为泉陵侯,改属桂阳郡。元鼎六年(前111年)于
在今四川绵阳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绵州: 猿门山在 “州北二十五里。上多猿,二峰竖立如门。旧有猿门戍”。
一名大孔集。即今河南宁陵县东北二十二里孔集乡。清光绪《归德府志》卷首《宁陵县境图》:东北有孔家集。
又名三台山。在今安徽萧县城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8徐州:三仙台山“在萧县(旧治)南二里。岩上镌三仙台三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