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藏布河
即今西藏定日县东之洛曲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 罗藏布河 “在罗西噶尔城 (今定日县治) 东北。源出城东北诸山中,东流六十余里,合为罗楚河,……至罗西噶尔城东北……名罗藏布江”。南流注入朋楚藏布河。
即今西藏定日县东之洛曲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 罗藏布河 “在罗西噶尔城 (今定日县治) 东北。源出城东北诸山中,东流六十余里,合为罗楚河,……至罗西噶尔城东北……名罗藏布江”。南流注入朋楚藏布河。
又名大面山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10灌县: 赵公山 “在县南九里。隋嘉州太守赵昱居此,有道术,斩蛟治水。唐太宗封神勇大将军,明皇时进封赤城王”。
1934年伪满置,省会在齐齐哈尔市(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、明水、北安、德都、嫩江以西以北地,吉林通榆、大安以西地。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。
在今广西横县西五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66宁浦县有 “鸣石山”。雍正 《广西通志》 卷15横州:“鸣石山在城西五里。《山海经》 云: 长石之山,洪水出焉,山多鸣石。即以此名。”
在清外蒙古赛音诺颜部境,推河所注。即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的鄂罗克湖。《清一统志·喀尔喀》: 鄂罗克泊 “在库冷白尔齐尔地之东南,推河南流入此”。
①姚江支流。即今浙江余姚市东南干溪。源于四明山北麓,北经陆埠镇入姚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慈溪县: 蓝溪,“ 《志》 云: 余姚县大兰山以东三十六岙之水及杨溪水,皆流汇于蓝溪,东北注于前江”。②即今福
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归安县: 湖趺山 “在县东南二十五里。一名长超山。山侧有湖,广二百顷,名湖趺漾”。
西晋改南城县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平邑县南七十里南武城。南朝宋复改南城县。古县名。西晋改南城县置,治今山东省平邑县南。属泰山郡。南朝宋复名南城县。
南朝宋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桂平、武宣、象州、来宾等县境。南齐以后废。
金大定二十七年 (1187) 分熙秦路西部置,治所在临洮府 (今甘肃临洮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山以北,黄河以南,会宁、通渭、武山等县以西,临夏、夏河、临潭等市县以东地区和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。元废。金
亦作汉城。即今辽宁朝阳县南五十家子古城。《新五代史·晋家人传》:辽天禄元年(947),“(李)太后自驰至霸州, 见永康王,求于汉儿城侧赐地种牧以为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