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胡卢河

胡卢河

①即今河北南部之滏阳河。五代周至宋、金为衡水、宁晋间之漳水的别称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二年 (955),“契丹自晋、汉以来屡寇河北,轻骑深入,无藩篱之限,郊野之民每困杀掠。言事者称: 深、冀之间有胡卢河,横亘数百里,可浚之以限奔突。是月,诏忠武节度使王彦超、彰信节度使韩通,将兵夫浚胡卢河”。胡三省注: “胡卢河,俗谓之葫芦河,即衡漳水。在东光县西三十里。” 又 《宋史·河渠志》: “淳化二年,从河北转运使请,自深州新砦镇开新河,导胡卢河,分为 一派,凡二百里抵常山,以通漕运。”

②唐时别称滏、漳水下游 一段 (约当今河北宁晋县至武邑县的滏阳河) 为长芦水,五代、北宋时始兼有胡卢河之称。元、明以后专称胡卢河。对漳水干流东至馆陶入卫,遂专为滏河下游。明初以后,滹沱河常南决入河,下泄河道狭窄,致使宁晋县至冀州一段河道渐潴为湖泊,称为宁晋泊。清时拓展下游河道,积水渐消。至近代又复河形,而名为滏阳河。


古水名。五代始兼称滏、漳下游一段(相当今河北宁晋县至武邑县的滏阳河)长芦水为胡卢河。时漳水干流东至馆陶县(今属河北)入卫,为滏水下游。因该河段上承大陆泽水,北有槐水等注入,故水面辽阔。周世宗曾疏浚以防契丹。元、明以后专称胡卢水。明初始,滹沱河常南决入河,又兼为大陆泽其北总水所汇,下游河道逐渐狭窄,使宁晋县至冀州市一段河道渐潴为湖泊,因主要在宁晋县境,故又称宁晋泊。清时拓展下游河道,积水渐小。至近代又复成河形,改名滏阳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鼎峰山

    在今福建闽清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闽清县: 鼎峰山在 “县西二十里。有双岩,梅溪环流其下”。

  • ①周王城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王城公园一带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四年 (前549),“齐人城郏”。杜注: “郏,王城也。”②春秋郑邑。后属楚。即今河南郏县。《左传》:昭公元年(前541) “冬,楚公子围使

  • 蓝靛厂

    ①又名鹿园。在今北京东便门东。明蒋一葵 《长安客话》 卷4: “大通桥东有鹿园,方广十余里。地平如掌,古树偃仰,与高冢相错。……相传是金章宗时故址,今因畜鹿于此。” 明 《帝京景物略》卷2: “鹿园,

  • 乡县

    北魏延和二年(433)改武乡县置,属乡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榆社县北三十里社城镇。太和十五年(491)移治今武乡县东十里故县乡。隋属上党郡。唐属潞州。武则天时改为武乡县,神龙元年(705)复改乡县,后又改名

  • 林家扒

    即林家店。一名林扒镇。即今河南邓州市西南四十二里林扒镇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3:咸丰六年 (1856) 十一月,清军 “搜捕余党,焚林家扒贼穴”。

  • 由文县

    唐置,属七州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境。贞观八年(634)属景州。后废。

  • 汶东州

   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退抟站

    在今吉林蛟河市东北前进乡。元、明、清设驿站于此。

  • 遂成县

    ①即遂城县。治所即今广西苍梧县 (龙圩镇)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、《隋书·地理志》 均作遂成县。②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平壤市西南西江西北咸从里。东汉改遂城县。唐杜佑 《通典》 卷186: “碣石

  • 密山县

    1913年改密山府置,属吉林省依兰道。治所在蜂蜜山子 (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知一镇)。1928年直属吉林省。1945年划归合江省。1948年移治今密山市。1949年划归松江省。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