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芮城县

芮城县

北周明帝二年(558)改安戎县置,属河北郡。治所在今山西芮城县东十里东张村。天和二年(567)移治今芮城县。唐属陕州。金属解州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


在山西省西南部、黄河北岸、中条山南麓,与陕西、河南两省相邻。属运城市。面积 1178 平方千米。人口38.2万。辖7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古魏镇。西周初武王封姬姓子弟于此,称魏国。春秋时为晋所灭,为晋大夫毕万食邑。《左传》桓公三年(前709年):“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,故逐之,出居于魏。”今芮城县西郑州有芮伯城,当为芮伯万被逐所居之地。西汉置河北县,属河东郡。东汉、魏、晋因之。西魏析置安戎县。北周明帝二年(558年)移安戎县于此,寻改为芮城县,属河北郡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芮城县“因古芮城为名”。武成二年(560年)置永乐县,保定三年(563年)并入芮城县。隋初属蒲州,大业三年(607年)属河东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于县置芮州,贞观元年(627年)废芮州,芮城县属陕州。五代、北宋因之。金、元、明、清属解州。1914年属河中道,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永乐县并入芮城县,县人民政府移至今址,属运城专区。1954年属晋南专区。1967年属晋南地区,1970年属运城地区。2000年属运城市。地处黄土丘陵区。黄河、安家涧、孙家涧、葡萄河、恭水涧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棉花、玉米、谷子为主。矿产有金、镁、铜、磷、煤、石油、大理石、石灰石、紫砂石、白云石、石英等。工业有采矿、冶金、化工、机械、建材、橡胶、制药、食品等。同蒲铁路和解芮、风平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永乐宫、西侯度文化遗址、大禹渡、五龙庙、寿圣寺、古魏城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井

    ①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铅山县:石井“在县(治今永平镇)东北四里资圣院后。周六丈,深三丈。有岩三面回抱,瞰于井上。县多胆水,味涩,此独甘。昼夜流涌,溉田数百亩。旧名玉洞泉,又名碧

  • 天德江

    今越南东北部河北省境之陆岸河(东岸河)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北江府:天德江“在府东,下流注富良江。一名延蕴江,又名东岸江。永乐初,黎寇惧讨,役民堙塞江口。寇既平,重加浚治,舟楫复通”。

  • 河曲

    ①春秋晋地。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七十余里。黄河至此折而东流,故名。《水经· 河水注》引 《竹书纪年》: 晋惠公十五年 (前636),秦穆公率师送公子重耳,涉自河曲”; 《春秋》: 文公十二年 (前615

  • 奉海铁路

    自奉天城 (今辽宁沈阳市) 至海龙 (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海龙镇),全长236.2公里。1925年动工修筑,1927年建成。1928年延筑至朝阳镇(今辉南县)。后改为沈海铁路。今为沈吉线的一段。

  • 姜堰镇

    即今江苏姜堰市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二》: 姜堰镇 “在泰州东四十五里。运盐河所经”。1949年泰县迁治于此。1994年改设姜堰市。在江苏省姜堰市中部偏东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67平方千米。人口16.6

  • 白仓市

    即今湖南邵阳县南二十七里白仓镇。清移石门巡司于此。

  • 罗蒙砦

    北宋元丰七年 (1084) 置,属诚州。即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北四十七里县溪镇。元祐三年(1088) 废。

  • 西明山

    在今浙江遂昌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遂昌县:西明山在“县东十里。巉岩峻绝,下临溪流”。

  • 五祐场

    即今江苏盐城市东南伍祐。宋、元时设盐场,清设盐课使驻此。即今江苏省盐城市东南五祐。宋、元时设盐场,清设盐课大使驻此。

  • 大毕庄

    即今天津市东北大毕庄镇。清乾隆《天津县志》卷4:东路有大毕庄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