苇沙河镇
即今吉林集安市西北苇沙河村。西北距通化六十里。民国《辑安县乡土志》地图:西北有苇沙河。
在吉林省临江市西南部,濒鸭绿江邻朝鲜。面积268平方千米。人口 6690。镇人民政府驻苇沙河,人口 2160。苇沙,满语意为“山麻”。1956年设苇沙河乡,1962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改镇。主产玉米。特产人参。有林场、金矿及铅锌矿。有农机、砖瓦、人参加工等厂。为临苇公路终点。
即今吉林集安市西北苇沙河村。西北距通化六十里。民国《辑安县乡土志》地图:西北有苇沙河。
在吉林省临江市西南部,濒鸭绿江邻朝鲜。面积268平方千米。人口 6690。镇人民政府驻苇沙河,人口 2160。苇沙,满语意为“山麻”。1956年设苇沙河乡,1962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改镇。主产玉米。特产人参。有林场、金矿及铅锌矿。有农机、砖瓦、人参加工等厂。为临苇公路终点。
即今浙江临海市东北三十六里东塍镇。民国《临海县志》卷4:乡市有东塍市。宋嘉定《赤城志》作东陈市。
即临嶂山。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北蔡甸区东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德安府: “咸淳中,徙治汉阳城头山。”
北宋置,属滏阳县。即今河北磁县西南观台镇。在河北省磁县西部,岳城水库西侧。面积41.6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观台,人口 9110。镇北有土台,传为曹操阅兵所筑,故名观台。1953年属峰峰矿区
①在今安徽庐江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庐江县“沙湖“条下:“又有白湖,在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旧志》云:湖周七十余里,跨六乡,与巢湖相连,下流入于大江。”1957年围垦成白湖农场。②在今福建莆田市东南
宋元时置,在今江西都昌县东二十五里。明初废。宋元置,在今江西省都昌县东。明初废。
即莘。又作辛或侁。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 “商有姺、邳。”即“莘(1)(1)”。
北魏神龟元年(518)置,为安政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子洲县西。《元和志》卷4:“大斌者,取稽胡怀化,文武杂半之义。”隋属雕阴郡。唐武德七年(624)移治魏平城(今子长县南)。贞观二年(628)又移治今子
在今江苏淮安市 (淮城镇) 北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二》: 韩侯钓台 “在山阳县北,与漂母祠为邻”。
①在今内蒙古哲里木盟扎鲁特旗西北,疑即罕山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临潢府:“有天平山、好水川,行宫地也,大定二十五年命名。”②在今江苏苏州城西二十里。支硎山之南。北宋朱长文《吴郡图经续记》卷中:天平山“巍
即今广西平南县东南六十里白马村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平南县图:东南有白马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