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苏溪镇

苏溪镇

①在今湖南新化县西北一百里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②在今湖南桃源县北八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后废。


(1)在浙江省义乌市北部。面积95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苏溪,人口 5500。以溪得名。1934年置镇,1946年废镇改乡,1958年后改公社,1983年复为乡,1986年复置镇。产稻、甘蔗、茶叶、柑橘等。有服装、化工、建材、纺织、消防器材等厂及采石场。商业兴盛,为市北部农、林、副产品集散地,服装交易尤盛。浙赣铁路、杭金公路经此。(2)在江西省泰和县中南部。面积98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白土街,人口 1000。境内苏溪以村临溪水,盛长紫苏而得名。镇以村名。1950年分属泰和县白土、油居乡和万安县苏溪、上宏乡。1954年苏溪、上宏乡改隶泰和县,1956年合并称白土乡。1958年改公社,后改名苏溪。1984年改乡,1996年设镇。为县水稻高产示范区和甘蔗生产基地。特产百合。有电器、农机、建筑、纺织、饲料等厂。庆江化工厂、经纬化工厂、油居山林场、雷冈水电站等驻此。105国道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孟董寨

    即今四川理县北孟屯沟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3保县: “ 《保志》 云: 西北生番有孟董十八寨。” 清有上、下两寨,均设屯,驻守备、千总等官。

  • 卫辉府

    明洪武元年(1368)改卫辉路置,治所在汲县(今河南卫辉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、卫辉、辉县、获嘉、淇县等市县地。1913年废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卫辉路置,治汲县(今河南卫辉市)。属河南布政使

  • 崇礼设治局

    1934年置,属察哈尔省。治所在今河北崇礼县东北太平庄。1936年改设崇礼县。1934年由张北县析置,治今河北省崇礼县太平庄。1947年升县,隶察哈尔省。

  • 石涧市

    即今广东广宁县东南绥江东岸石涧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广宁县东南有石涧市。

  • 正西县

    西魏置,属芦北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南五十五里。隋属武都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)废。古县名。西魏置,治今甘肃省文县西南。隋属武都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废。

  • 卢川县

    金承安二年(1197)升黑河铺置,属全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南,查干木伦河北岸都希苏木西北友好村。后改属临潢府。元废。古县名。金承安二年(1197年)升黑河铺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东南。属

  • 高屯堡

    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北二十里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31 《边防记》: “高屯堡者, 在虹桥之内, 御寇之下, 谭之西, 正适中要地,实乃松镇以北之藩屏也。”

  • 原陵县

    隋大业中改原武县置,属荥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三十六里原武镇。唐初复改为原武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原武镇。属荥阳郡。唐初改名原武县。

  • 洛口戍

    在今陕西洋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义熙六年 (410),“桓石绥因 (卢) 循入寇,起兵洛口”。胡三省注引 《水经注》 称: “汉水过魏兴安阳县,又东至��城南, 与洛谷

  • 赫尔苏门

    亦作克尔素边门。清建,为柳条边门之一。即今吉林梨树县东之东辽河西岸赫尔苏门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: 克尔素边门 “在吉林城西北四百里,东距伊屯边门一百八十四里”。村名。在吉林省梨树县东南部、东辽河西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