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苏稽镇

苏稽镇

北宋于苏稽戍置,属龙游县。在今四川乐山市西三十里新桥镇(苏稽场)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6嘉定府:“苏稽一名启,隐于龙游之苏山,山之趾有镇,以其姓氏名山。”镇以此名。


在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西部。面积40平方千米,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苏稽,人口 6810。以驻地得名。1949年为苏稽镇,1951年更名为新桥镇,1992年复名苏稽镇。特产香油米花糖、嘉定大绸。为区内工商大集。有缫丝、纺织、铸造、面粉等厂。乐峨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清建苏稽石桥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楚国之别称。《战国策》 卷3秦策: 张仪说秦王,“秦与荆人战,大破荆,袭郢,取洞庭、五都、江南。荆王亡奔走,东伏于陈”。即西周时楚国的别称。因其建国于荆山(今湖北南漳县西)一带,故称。

  • 滩头镇

    即今江西万安县北百嘉乡。明、清于此置滩头巡司。在湖南省隆回县东南部。面积176.3平方千米。人口7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滩头,人口5100。镇居峡谷,三溪汇流镇北,积沙成滩,镇因得名。1952年建滩头镇

  • 崎山镇

    即今湖北应城市西北巡检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应城县: 崎山镇在 “县北二十五里。以在崎山下而名”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三堡

    又作三铺集。即今江苏铜山县南三堡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铜山县: “三堡集在城南三十里。”集镇名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北部。三堡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500,多为壮族,还有苗、瑶、布依等族。因附近有

  • 拾回 (迴) 桥镇

    一作十回桥镇。即今湖北荆门市南拾回桥镇。清嘉庆 《荆门直隶州》 卷7 《集镇》:东南,“十回桥镇,一百二十里”。

  • 龙坊镇

    即隆坊镇。今陕西黄陵县西北四十里隆坊镇。

  • 阌乡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陕州。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双桥河入黄河口处东岸文底。大业三年 (607) 属河南郡。唐属虢州。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(978) 属陕州。明初移治故湖城县城 (今灵宝市西北

  • 崞山县

    北魏改崞县置,属繁畤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十五里麻庄。北周废。(1)古县名。北魏改崞县置,治今山西省浑源县西,属繁畤郡。北周省。(2)旧县名。晋绥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山西省崞县析置。1941年

  • 於商

    战国秦邑。在今陕西丹风县西古城村,一说今陕西商州市东南。原名邬,亦称於。战国时秦卫鞅封地。后为商鞅之封地,称为商,也称於商。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 “卫鞅既破魏还,秦封之於商十五邑,号为商君。” 有说於

  • 西宁河

    即湟水。在今青海东部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7:西宁河“在西宁卫城北。源出热水山,北流五里经伯颜川,又合那海川,流五百里入黄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