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苕溪

苕溪

①一名苕水。即今浙江省北部注入太湖之苕溪。为本省七大水系之一。《元和志》 卷25湖州乌程县: “霅溪水一名大溪水,一名苕溪水,西南自长城、安吉两县东北流,至州南与余不溪水、苧溪水合,又流入太湖,在州北三十五里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94: “以其两岸多生芦苇,故名苕溪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89浙江总序: “苕溪有二源,一出天目山之阳,经杭州府临安县西,绕县南而东入余杭县界,又东流经余杭县治南,又东流二十七里入钱塘县界。自源徂流,凡百八十里,始通舟楫,又东北入湖州府德清县境,经县城东南,又北经府城南,合诸溪之水,汇为城濠,此苕溪之东派也。其一源出天目山之阴,经孝丰县东南,又北流经安吉州西,折而东经长兴县南境,至府城西,亦谓之苕溪,此苕溪之支派也。两溪汇流,由小梅、大钱二湖口入于太湖。” 自唐以来,为浙江北部重要漕运河道。

②今浙江湖州市 (旧名吴兴县) 之别称。以境内有苕溪而名。南宋胡子寓居于此,自号苕溪渔隐,著有 《苕溪渔隐丛话》。


旧吴兴县(今浙江湖州市)的别称。因境内苕溪得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钧台钧窑遣址

    在今河南禹州市北门里。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。1974年发掘,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,有四大烧造区域: 钧瓷区、汝瓷区、河南黑釉天目瓷区、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瓷区。产品种类繁多,极为精致。双乳状火膛窑炉和馒

  • 富力县

    北宋改歌良县置,属羁縻智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南九圩乡那余村河口屯。治平二年(1065) 省入河池县。北宋初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西南。治平二年(1065年)废。

  • 三累山

    在今陕西韩城市西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横溪水“出三累山,其山层密三成,故俗以为三累名山……山下水际有二石室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一》引《陕西通志》:“今有三峡山,在韩城县西北四十里,疑即三累山也。”

  • 湖市

    一作湖州市。即今浙江杭州市北湖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杭州府: “今自北新关至武林门,居民稠叠,谓之湖市。”

  • 九州山

    又作九州、九洲山。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岸霹雳河口外的Semblan群岛。明费信《星槎胜览》:九洲山“其山与满剌加国接境”。

  • 杨村河

    在今河北蠡县南。又名唐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蠡县:杨村河,“《志》云:滋河、沙河、唐河之水, 自祁州合流,经博野县而合为三岔口,入县界为杨村河,引而东,初自县东南流入河间府境,其后自兰家圈口北决, 由

  • 三十里堡

    即今山东莒县东北三十里堡乡。清嘉庆《莒州志》卷3有三十里铺集。

  • 永通桥

    ①五代汉乾祐二年(949)建,在今河北赵县西门外清水河上。长32米,宽7.7米,建筑风格和结构形式与赵州桥(大石桥)相似,有小石桥之称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②又名八里桥。在今北京市通县西八里。为通

  • 塔山所

    即宁远中左千户所。在今辽宁葫芦岛市东北塔山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宁远卫: 塔山所 “在卫东五十里。宣德三年别置中左千户所于此,属宁远卫。所城周三里有奇,嘉靖三年修筑”。为明与后金争夺之要地,后金崇德

  • 京山

    一名京源山。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十五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京山县: “有京山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44京山县: “因界内京山为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