荔江
即今广西荔浦县南之荔浦河。《元和志》 卷37荔浦县: “荔江水在县南一里。” 《明史·地理志》荔浦县: “又荔江在南,下流入漓江。” 清康熙 《荔浦县志》 卷1: 荔江 “水色如荔,故名”。
即今广西荔浦县南之荔浦河。《元和志》 卷37荔浦县: “荔江水在县南一里。” 《明史·地理志》荔浦县: “又荔江在南,下流入漓江。” 清康熙 《荔浦县志》 卷1: 荔江 “水色如荔,故名”。
在清外蒙古赛因诺颜部境。即今蒙古国前杭爱省的塔沁河。《清一统志·乌里雅苏台》: 塔楚河 “源出赛因诺颜旗,数水合南流,潴为锡拉布里都泊”。
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北境,为枞阳河上源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安庆府怀宁县: 黄马河在 “府北九十里。自潜水分流。又府北八十里有高河,流合于黄马河。又有井田河,在府西六十里,与黄马诸川俱达于桐城之练潭,合枞
西魏改北郢州置,治所在安贵县 (今湖北随州市西北)。北周废为溳水郡。
即今四川芦山县东芦山河,为青衣江上源东支。《元和志》 卷32卢山县: 罗带水 “经县东五十步”。
在今云南腾冲县东南二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腾冲军民指挥使司: 罗生山 “在司城东南二十里。峰峦千丈,条冈百里,林木森茂,腾冲之名山也”。
①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霍州市东南。《左传》:僖公十五年(前645),“晋阴饴甥会秦伯,盟于王城”。杜注:“阴饴甥即吕甥也,食采于阴,故曰阴饴甥。”②即“平阴”。春秋周地。在今河南孟津县北。《左传》:昭公
即碎叶水。今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境内之楚河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“由勃达岭北行赢千里,得细叶川。” 即此。
在今河南遂平县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十二年(817),李祐“率士卒刈麦于张柴村”。在今河南省遂平县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十二年(817年)李愬讨淮西,至此,尽杀其戍卒及烽子,据其栅。
春秋吴地,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横山。《左传》: 哀公十三年 (前482),越伐吴,“吴大子友、王子地、王孙弥庸,寿于姚自泓上观之”。
在今四川三台县。产井盐。民国设场长,理盐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