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阳县
五代唐同光元年 (923) 改昌阳县置,属莱州。治所即今山东莱阳市。以在莱山之阳为名。明属登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。1925年属东海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87年改设莱阳市。
古旧县名。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年)改昌阳县置,治今山东省莱阳市莱阳城。属莱州。宋、金、元因之。明、清属登州府。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曾先后析置莱西、莱东、莱西南、五龙等县。1987年撤销,改设莱阳市。
五代唐同光元年 (923) 改昌阳县置,属莱州。治所即今山东莱阳市。以在莱山之阳为名。明属登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。1925年属东海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87年改设莱阳市。
古旧县名。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年)改昌阳县置,治今山东省莱阳市莱阳城。属莱州。宋、金、元因之。明、清属登州府。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曾先后析置莱西、莱东、莱西南、五龙等县。1987年撤销,改设莱阳市。
1936年4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庆阳、环县二县析置,治曲子镇(今甘肃环县东南曲子镇)。1950年5月撤销,并入庆阳、环县二县。旧县名。陕甘苏区设。1936年由甘肃省环县和庆阳县析置,治今环县曲子镇。县以
即今湖北枣阳市北五十里湖河乡。清有守备驻防。
北宋庆历四年(1044)于陇城县故址筑,属秦州。即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九十里陇城乡。金以后废。
在今河南汝阳县西南。明文翔凤 《挂龙崖游记》: “盖有危石悬空际,云昔曾挂龙,奇甚。”
在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北乌鞘岭。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 东晋太元元年 (376),苻秦梁熙等伐张天锡于姑臧。“天锡又遣将军掌据率众三万,与马建阵于洪池”。即此。
南朝宋末置,属九德郡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境。南齐废。
①周代国名。春秋时灭于齐。故址在今山东沂南县南。《春秋》:闵公二年(前660),“齐人迁阳”。即此。西汉置阳都县。②一作唐。春秋燕邑。在今河北顺平县西北。《春秋》:昭公十二年(前530),“齐高偃帅师
在今江西彭泽县东南二十四里。清时设巡司于此。
据 《新疆图志》 卷70: 渭干河有二源:西源木扎拉提河自新疆温宿县东北,东南流至拜城县东南与东源克孜勒河会,称渭干河; 东流经库车、沙雅,入轮台县境分为渭干北河、渭干南河。南河东南流至尉犁县南入塔里
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北,疑即今小罕山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临潢府长泰县“有立列只山”。古山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北界兴安岭余脉。金天德四年(1152年),海陵王完颜亮猎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