莲塘河
即今广东恩平、阳东二市县境之那龙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阳江县: 莲塘河在 “县东六十里。源出恩平界白马山。一名琨水,曲折流,经县东北百里那龙村,曰那龙河,过莲塘驿曰莲塘河,又经县北六十里合门山,山夹六莲塘水对峙如门也。南流七十里,至县南十五里尖山渡合于漠阳江”。
即今广东恩平、阳东二市县境之那龙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阳江县: 莲塘河在 “县东六十里。源出恩平界白马山。一名琨水,曲折流,经县东北百里那龙村,曰那龙河,过莲塘驿曰莲塘河,又经县北六十里合门山,山夹六莲塘水对峙如门也。南流七十里,至县南十五里尖山渡合于漠阳江”。
明永乐五年(1407)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在麻溪县(今越南北部永富省红河右岸锦溪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永富省部分及河宣省南部地。宣德二年(1427)以后地入安南。
在今河南新郑市北四十里华阳砦。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初,康尝游于洛西,暮宿华阳亭,引琴而弹。夜分,忽有客诣之,称是古人,与康共谈音律,辞致清辩,因索琴弹之,而为‘广陵散’,声调绝伦,遂以授康。”
①在今河南西华县西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0西华县: 柳城 “在县西二十里。故老传云女娲氏之都。本名娲城。魏邓艾营稻陂时,柳舒为陂长,后人因为柳城”。隋开皇元年 (580) 于此置柳城县。②即思乡城。
又作木塔里山卫。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为羁縻卫所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北公主陵附近。其地有明古城,曾出土“木答里山卫指挥使司”铜印一方。
①亦名长乐寺。后名永福寺。在今四川三台县西门外半里牛头山下。唐杜甫有《上牛头寺》、《望牛头寺》诗。②在今陕西西安市南二十里樊川北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四》:唐贞元六年建,内有四季柏,形如张盖,四时皆花”
在今福建尤溪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延平府》: 彭坑岩 “在尤溪县东北三十里。有巨石数十围叠其巅,旁开小洞口,中有池有井,水深不可量。其下曰梅营坂,梅树多至十里”。
在今四川广汉市东十五里和兴镇(和兴场)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长兴三年(932),东川节度使董璋攻孟知祥,“璋入境,破白杨林镇,执戍将武弘礼,声势甚盛”。胡三省注:“白杨林镇当在汉州界上。”在今四川省
唐开元前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越西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即龙牙菩提。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北海上之凌加卫岛。《郑和航海图》作龙牙交椅。
亦作阎良镇。即今陕西西安市东北阎良区阎良乡。旧属临潼县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三》 “栎阳镇” 条下: “又阎梁镇,在 (临潼) 县北七十里清水北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