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兰部
唐南诏乌蛮部落之一,属会川都督。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。《元史· 地理志》泸沽县: “在 (礼) 州北。昔罗落蛮所居,至蒙氏霸诸部,以乌蛮酋守此城,后渐盛,自号曰落兰部,或称罗落。” 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于此置泸沽县。
大理置,治今四川省冕宁县南泸沽镇。元至元九年(1272年)改置千户,十三年升万户,十五年改为泸沽县。
唐南诏乌蛮部落之一,属会川都督。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。《元史· 地理志》泸沽县: “在 (礼) 州北。昔罗落蛮所居,至蒙氏霸诸部,以乌蛮酋守此城,后渐盛,自号曰落兰部,或称罗落。” 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于此置泸沽县。
大理置,治今四川省冕宁县南泸沽镇。元至元九年(1272年)改置千户,十三年升万户,十五年改为泸沽县。
①北魏置,属长城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。隋废。②唐景龙三年(709)改兴宁县置,属盐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南白池村古城北大池附近。《元和志》卷4:白池县“以地近白池,因以为名”。天宝元年(7
元末明玉珍改佛乡洞长官司置,属沿边溪洞军民宣慰司。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一百里梅江乡。明洪武八年 (1375) 改为邑梅洞长官司。元末明玉珍改佛乡洞长官司置,治今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
即今浙江宁海县东南八十里旗门乡(东岙)。明设巡司于此。清康熙时设把守驻防。
1914年由下川南道改置,属四川省。治泸县(今四川泸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四川仁寿、井研、沐川、马边、雷波以东(犍为、荣县、威远除外),资阳、资中、内江、隆昌、泸州、泸县、合江以南地区及宁南县地。1928
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76盘石县:丹神山“在县西北五里。如值天旱,祷告即雨”。丹山县以此名。
即今山东淄博市西南磁村镇。原称磁窑务,旧为淄川县重要集市之一。明嘉靖 《青州府志》 卷11: 磁窑务集,“山南通莱芜,西通章丘,去淄川二十里”。集镇名。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部偏南。磁村镇人民政府驻地
①古地区名。战国、秦、汉时指今山西省西南部,唐以后泛指今山西全省。因黄河自北而南流经本区西界,故有河东之称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 “河内凶,则移其民于河东,移其粟于河内。河东凶亦然。” 即此。②唐方镇
在今广西邕宁县东北七塘乡。《宋史·苏缄传》:熙宁中,交阯入寇,围邕州,张守节救援,“守节皇恐,遽移屯大夹岭, 回保昆仑关。猝遇贼,不及阵,举军皆覆”。明置大夹铺。
即今辽宁黑山县东北励家镇。京奉铁路经此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新民府镇安县有车站四,其中有励家窝铺。
在今河北迁西县北五十里汉儿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迁安县“三屯营”条下载:“又车前营在县西北百五十里,东北去遵化县界潘家口二十五里,旧名汉儿庄。《郡志》云:辽人以南人为汉儿,置馆于此,设官司之。”汉儿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