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西夏

西夏

①指中国西部地区。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桓玄初并西夏,领荆、江二州、二府、一国。”按荆州治江陵县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),江州治柴桑(今江西九江市西南),二府一国皆治江陵县,均在东晋都城建康(今江苏南京市)之西,故称西夏。南齐时亦称雍州(治襄阳县,今湖北襄樊市)为西夏。《南齐书·王融传》:永明十一年(493),讨雍州刺史王奂。王融上疏云:“今议者或以西夏为念。”

②古国名。北宋宝元元年(1038)党项羌族首领李元昊(本姓拓跋,唐赐姓李,世为夏州节度使)创建,国号夏(或曰大夏), 都兴庆府(今宁夏银川市)。因地处西北,宋人称为“西夏”。最盛时辖地二十二州,包括今宁夏、甘肃大部、陕西北部、青海东北部以及新疆和内蒙古部分地区,与辽、金先后成为同宋朝鼎峙的政权。共历十主,凡一百九十年。南宋宝庆三年(1227)为蒙古所灭。


(1)东晋、南朝时指今长江中游湖北、湖南一带为西夏。《世说新语·文学第四》:“桓玄初并西夏,领荆江二州、二府、一国。”按荆州治江陵县(今属湖北),江州治柴桑县(今江西九江市西南),二府一国皆治江陵县,均在东晋都城建康和扬州之西,故称西夏。南齐时亦称雍州(治襄阳县,今湖北襄樊市)为西夏。《南齐书·王融传》:永明十一年(493年)讨雍州刺史王奂,王融上疏云:“今议者或以西夏为念。”(2)11—13世纪党项羌在今宁夏、陕北、甘肃西北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建立的大夏,因在宋之西,宋人称之为西夏。参见“”。(3)指今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。西晋时张轨为凉州刺史,其地被称西夏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冶官县

    东晋义熙十年(414)置,属犍为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荣县西北。一说在今威远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嘉定府二》:资官废县“按:县自晋置,名曰冶官。盖以县有铁山,出铁置冶而名也。隋讹冶为咨,咨、冶字尚相类”。南齐

  • 勒富岛

    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海参崴南大彼得湾中之鲁斯基岛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9: 勒富岛在 “珲春东南,距吉林城二千一百里,宁古塔城八百八十四里”。

  • 鲁昌

    在今云南陆良县南三里旧城。明景泰 《云南志》 陆凉州: “蛮曰休纳,又名瓦子,讹为瓦作,南有古城曰鲁昌。蒙氏为阿彦甸,段氏为落温部。”

  • 涐水

    ①即今四川西部之大渡河。东汉许慎 《说文解字》: “涐水出蜀汶江徼外,东南入江。” 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吕忱曰: 渽水出蜀,许慎以为涐水也,从水我声。南至南安,入大渡水。大渡水又东入江。”②即青衣江

  • 行者坡

    本名平靖关。在今河南信阳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0信阳军:平靖关“今名行者坡,在军南七十五里”。又作行者关,本名平靖关、西关。在今河南省信阳市西南。

  • 葡萄山

    在今河北遵化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 葡萄山 “上多葡萄,故名”。

  • 滇池县

    西汉元封二年 (前109) 置,为益州郡治。治所即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滇池县: “大泽在西,滇池泽在西北。”因湖名为县名。三国蜀属建宁郡。西晋泰始七年 (271) 为宁州

  • 十八里铺驿

    即今安徽颍上县西北十八里铺乡。清乾隆年间置驿。

  • 金斗场

    在今广东珠海市 (香州镇)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: 新会县有 “金斗” 盐场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香山县: 金斗场 “在县南百五十里。地名濠潭,即宋金斗盐场也。今废”。

  • 戎州

    ①春秋戎己氏邑。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哀公十七年(前478),卫庄公尝翦戎州,“戎州人攻之,大子疾、公子青逾从公,戎州人杀之。公入于戎州己氏”。后戎州己氏东迁至今山东曹县东南楚丘集。西汉置己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