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沐县
西汉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二十五里甘棠村。三国吴属临贺郡。南朝宋属临庆国。齐仍属临贺郡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并入永阳县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江永县西南谢沐乡,属苍梧郡。三国吴以后属临贺郡(南朝宋曾改临庆郡)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并入永阳县。西汉置有镇峡关(今龙虎头),为入粤通衢。
西汉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二十五里甘棠村。三国吴属临贺郡。南朝宋属临庆国。齐仍属临贺郡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并入永阳县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江永县西南谢沐乡,属苍梧郡。三国吴以后属临贺郡(南朝宋曾改临庆郡)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并入永阳县。西汉置有镇峡关(今龙虎头),为入粤通衢。
又名浮阇山、浮巢山。在今安徽肥东县东,与巢湖市接界。《寰宇记》 卷126慎县: “浮阇山亦名浮槎山,在东南四十五里。” 《方舆胜览》 卷48庐州: 浮槎山 “在梁县东南三十五里。按 《隋志》云,有浮阇
又名西山、散原山、厌原山。在今江西新建县西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48引 《豫章图经》: “南昌山者,吴王濞铸钱之山。时有夜光,遥望如火,以为铜之精光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06洪州南昌县: 南昌山 “在县西
在今四川兴文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兴文县: 昔乖寨 “在县东,蛮寨也。……宣德二年,招抚昔乖等寨叛蛮。景泰初复叛,官军进讨,破其箐前昔乖等寨。成化三年大征,官军分五路同时俱进,焚破诸蛮寨,又进破大
①在今江苏沭阳县东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宿迁县“㟃峿镇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县东北百二十里有刘马庄关。一作刘家庄。有巡司。又东北百八十里而至海州。”②即今山东即墨市西北刘家庄
①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弟兄山“在岫岩厅西北九十里,南接青山口”。②在今辽宁凤城市北弟兄山镇附近。清咸丰《岫岩志略》卷4:弟兄山在“城北一百四十里”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
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北。一说在旧城西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“蜀有五丁力士,能移山,举万钧。每王薨,辄立大石,长三丈,重千钧,为墓志。今石笋是也,号曰笋里。”
即栾古关。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南岚崮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复州卫:“又南有乐古关。”《方舆纪要》、《清一统志》 均作栾古关。乐为栾之讹。
东汉建安十三年(208)孙吴分宛陵南乡置,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宁国县南十三里独山。西晋属宣城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入宣城县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置,移今治,属宣州。六年(623)省。天宝三年(
即今西藏东部之怒山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达木永隆山“在匝坐里冈城东南六十里”。
在今四川巫溪县东。清道光《夔州府志》卷22:嘉庆四年(1799),“副都统德楞泰生擒线号首逆龚文玉于大宁县之瓦屋沟”。